第六百四十九章隔岸观火(一)(2/5)
其他的国家都是废物。
不外乎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并不如何便利,想要远征,花费的代价实在是太大。
能够通过做生意,拿到自己的利益,也是符合这些国家大部分人权益的。
这也是和大明,没有更大的冲突原因。
在东方的利益,还不足以让这些人放弃一切,不管不顾的和大明作战,一个小小的荷兰公司,都差点让一开始还没有变法的大明,走不出沿海。
「只有走出来,才能够看到外面的精彩,你是不知道,现在长安城中最大的图书馆中,有一大半的藏书,都是从其他的国家,翻译过来了的。」
高桂英慵懒的端着茶杯,小口的喝着。
在崇祯没来之间,她的生活很单调,不是给自己的儿子做吃的,就是去军中训练一些女兵
。
「这一次的英荷战争可是了不得,几乎每次海战双方都要投入两三万名左右的水兵,七八千门大炮,交战更是频繁。
最早的作战是在普利茅斯海,荷兰水军将领德·鲁伊特和英国的水军将领乔治·艾斯丘打成了平手,不过对于荷兰人来说,平手就是胜利,现在乔治·艾斯丘已经由于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不善而被国内指责,失去了指挥官的职位。」
崇祯听着高桂英,一点点的把这次战役,说给崇祯来听。
作为最熟悉崇祯的人之一,高桂英是知道,崇祯并没有多少领兵打仗的能力。
大明之所以能够中兴,不过是崇祯的内政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让大明的军队,完全不需要顾及消耗。
可以说是在用强大的国力,来灭掉了周围的强敌。
战斗这种事情,只要打的多了,损失的少了,自然就会涌现出一群懂得打仗的人。
当然,崇祯的识人之名,可是被整个大明所有人都认可的。
在崇祯提拔起来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滥竽充数的,这就很恐怖了。
就是再完善的科举,都打不到这样的结果。
崇祯只是点着头,其中两军作战的门道,他看不出来有啥诀窍,不过这一战两个国家打了平手。
那么荷兰人的自信心就会高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