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各出所料磨岁月(2/5)
隐太子赵昀遭遇刺杀,事发突然,虽未雨绸缪,提前有所布置,但叛逆的人数远超预期。
援兵又被绊住,于是眼前大宝在望,可以君王身份,接受百官朝贺,万民参拜的赵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奇效破产。
最后,虽然侥幸保住性命,但一年前,不知因何故,逐渐好转、壮硕的身子,再次虚弱下去,元气大伤过后,体质甚至比之以往,还要糟糕。
于寿数有碍。
而宋宁宗赵扩也与第二日,天光破晓时,溘然长逝,御龙归天。
其在临死前,留下传位诏书,和一道严厉查办的遗旨。
与赵竑明里暗里,相互勾结的官员,一律被查办,严惩不贷。
有怀疑的官员,也被缉拿归案,死于非命。
宋宁宗死前,终究还是采取了某人给他的一句善言。
“若是想要你选定人顺利继承大统,为宋室中兴,奠定根基,需坚定心性,提前为其扫除障碍,济国公叛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可趁机清算。”
不过,这位老皇帝,估计被赵竑临死的话,气得够呛,犹豫再三后,下定决心。
抱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心思。
除了一些真正与谋逆有牵扯的官员外,还有许多妨碍新帝登基亲政的官员,甚至不少忠臣,都被牵连。
整个朝堂都进行了一次换血。
在那位老皇帝看来,除了留下部分维持中央运转的官员外,其他大臣,尽可以腾出职位,为新皇收拢人心之用。
这天下人才虽然难得,也对皇室来说,却并非登天难事。
除了个别惊才绝艳的人物外,这世间多的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读书人和武者。
内患已除,有青山那位担保和谋划,外敌的对抗,也有所着落,加上他看好赵昀,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
这才在临死之前,玩把大的,大刀阔斧地整顿一番。
甚至还无声无息,安排一场意外,拉着权臣史弥远陪葬,除去新帝亲政道路上,这条最大的绊脚石。
只是,这位老皇帝终究时间有限,没有等到第二天,上报伤亡的具体数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