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黎朝和谈与第二轮科举结果(2/5)
马敏文闻言,点了点头,道:
“遵旨,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没有人觉得这份合约,有什么过分的地方。
夏国底蕴深厚,云国大军一直在边境耗着,和夏军相互对峙比拼人力物力,那是赔本买卖,得不偿失。所以云国朝堂,上到萧承,下到云国朝堂百官,没一个会想着占据着夏国的西南门户三平关不还。
而黎朝?对不起,你没有资格和我们谈条件!
萧承想了想,又补充道:
“直接告诉黎朝使团这些条件,不要浪费时间去和他们扯话。还有,朕希望黎朝能够和夏国一起递交正式国书,缔结合约。”
话未说透,但这显然就是给黎朝使团定下了最后期限。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放到哪里都有道理。和黎朝谈判,萧承干脆直接告诉了自己的底线以及最后的时间期限,一点发挥的余地都不给黎朝使团留!
马敏文自然毫无意见,当即躬身道:
“是!”
马敏文禀报完毕,这个时候,张昭又忽然站出身来,手捧一份名单,朗声道:
“启奏陛下,科举第二场成绩已出,共有八百名应试者合格,能够进行第三场考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