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审结(2/5)
从这个角度推论,同样可以证明,广通王的证据不实!
何况,罗通虽然不清楚,但是宁阳侯管着宗人府多年,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岷府当年的事情。
宣德年间,岷府的财物多次失窃,在地方上也闹起过一番风波,老岷王甚至请奏朝廷,让地方官协同调查,但是最后却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和如今的状况相互印证。
基本可以确定,十有八九,苏氏当年为了保险起见,的确曾经让人仿造过朱徽煣的笔迹,仿造过程当中,被人私藏一张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大概率,朱音埑没有说谎,他拿出来的这份证据,就是真的,派人去查,根本毫无意义。
这件事情的关键,压根不在于这份仿造的诗词真假,而在于朱徽煣是否写过这么一份诗词。
但是随着苏氏的这番举动,这个原本应该是铁证的诗词,完全失去了作用!
至于当年参与宴会的证人……
广通王等人密谋多年,若是能够找到哪怕一个,又怎么会退而求其次找一个上菜的伙计来当证人。
大势已去啊……
在宁阳侯黯淡的神色当中,负责主审的天子转向一旁的广通王二人,道。
“你二人还有何话说?”
广通王和阳宗王显然也没有料到会是如此结果。
这件事情本就是隐秘之事,加上苏氏当年自觉做的周全,只保留了两份复制品,其余的废品全都付之一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