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九边之议(2/5)
“诸位同僚,自大明立国之时起,蒙古各部始终是我心腹大患,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诸位先帝,皆以威临各部,王师征伐,平定不臣。”
“然所谓战者,非长久之计,至仁宣,正统之时,我边防漏洞已逐步凸显,前番也先大举攻袭,一路长驱直入,险些破紫荆而犯我京城,实乃警钟也。”
“故此,本官与范都督一同商议,几经讨论之后,以仿太祖设十三塞王之举,奏请陛下增设边境重镇,以固边防,安军民百姓。”
关于九边军镇的事情,其实朝廷早有传言。
毕竟,这么大的事情,想瞒也瞒不住。
事实上,于谦所说的道理,朝臣们基本上也都是认可的。
当然,虽然于谦的这番话说的漂亮,但是实际上就一句话。
大明现在的边防线,等同于没有边防线。
当初,太祖立国之后,在治国上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分封诸王以固藩屏。
对于如何对抗边境的蒙古部族,也是遵循这条原则。
因此,在驱逐北元之后,太祖便逐步分封了十三塞王,封地分布于边境各处。
相对于内地的诸王,十三塞王的权力更大,不仅手握重兵,而且遇到战时,可以全揽封地内的一切军政大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