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在歌声里杀青(3/5)
赵英君的歌,不说上乘,怎么也是优秀。
当然,李亚冬有这个资格这么评点,他可是级别音乐制作人,在京圈音乐圈,乃至华夏音乐圈,地位极高。
李雨春因为他加盟太合麦田,朴素的《生如夏花》、汪半壁的《花火》都是他操刀。
“昨天你说你有另外一首歌要编曲?”王飞如好奇宝宝,瞅瞅紧握在叶秦手里的另一份曲谱。
就见他递了过来,杏眼扫视,很现代的名字,《好吧,晚安》。
旋律简单,歌词简单,是一首词曲简单的民谣。
张亚冬倒眼前一亮:“城市民谣?”
叶秦一副“不愧是你”的眼神,11年的华语乐坛,r&;;b依然占据主导,民谣一直都在犄角旮旯里,跟说唱互相diss。
不复90年代,《同桌的你》、《一生有你》等校园民谣的辉煌,因为题材太单调,都是小情小爱,哀叹青春脆弱,同学情谊。
而且旋律简单,批量生产,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再加上千禧年年轻人追求时髦个性,正值青少年流行、r&;;b等曲风风靡,民谣直接被遗弃。
等到12年以后,社会青年惨遭毒打,在城市里特憋屈,空虚寂寞冷。
《董小姐》、《南方姑娘》等城市民谣随之流行,民谣风因此焕发第二春。
在王飞的怂恿下,他抱着张亚冬12万买来的格里格·斯摩曼,拨动琴弦,深情哼唱:
“好的,晚安,你不用,回,
我觉得,我真的,再次见到你了……”
音乐人用音乐构建自己的小世界,当聆听的耳朵遇到对的音乐,就像一把无形的钥匙,轻轻地打开心门。
“泪,狠,酒,臭,冷风碎~”
一个音节一个音节,音尾的“碎”字韵脚拉长,百转千绕,字字唱入张亚冬的心坎。
谁说海王没有心,他只是博爱而已。
王飞不禁地回想起,那段在燕京胡同四合院又爱又恨的时光。
那年她凭借《相约九八》,回归乐坛,出差香江,没成想那颖来电,窦半仙跟人滚床单,立马俩姐妹杀入酒店。
最后嘛,离婚收场。
一念至此,眼眶微微滚泪。
“做了这种,永不再说话的朋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