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无能狂怒(1/5)
“起摊子办企业是好事,应该有个长久打算,我原则上同意,但是具体的经营方式,还要大队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你先给孙叔说道说道,我心里有个底。”
孙栋梁做了十几年大队书记,虽然为了孙迎春愿意帮忙,却不失冷静和谨慎:“你们既然是挂靠,肯定是要承包,是大包还是小包呢?以后的经营方向是什么?要不要大队人财物的支持?”
“肯定是大包,我们不要瓦窑沟大队一分钱,也不要场地人员和物资,每年向瓦窑沟大队上缴固定数额的承包费,没有其他经济往来,完全自负盈亏……”
承包制是八十年代初期非常流行的经营方式,无论城市农村,社会上已经有很多成例,大包就是上级部门彻底放手,承包者拥有完整自主的经营权,财务独立,人事独立,小包还要接受上级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但是也能得到相应的支持,算是各有利弊。
对曲军来说,大包肯定最合适。
资产所有权不用担心,一来曲军没打算一辈子当个农民企业家,不会让这个队办集体企业承载太多,二来社会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宽松,真的做大了,多等几年有的是退出机会。
“嗯,我也觉得大包更合适。”孙栋梁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用大队出一分钱,每年白赚一笔承包费,空手套白狼他不香吗?
拿到会上讨论,其他大队干部肯定双手赞成。
顺便给孙迎春找了一条出路。
听其言,观其行,曲军是个有本事的人,放两场电影就赚了几百块,有他们小哥几个互相帮衬,没准真能把这个队办企业干出一番名堂。
吃完饭,大家一起出门闲转。
“小军啊,你是能人,孙叔也想请你帮个忙。”孙栋梁指着一个废弃的院子说道:“我想用这个地方给办个营生,开厂开店都可以,到底做什么能赚钱,你给出个主意。”
“孙叔也要创业啊。”曲军脸上笑呵呵,心里却在犯嘀咕,这个破地方不管开店卖什么,最后肯定赔的卖裤子。
“不是我要创业,是给大队创收,社员刚刚分了地,又被国家收走了,农转非一时三刻的办不下来,再不想点办法,几个五保户都养不起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