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译海泛舟》(1/5)
鲍喜来匆匆赶回十七中,迎接市局来的宣传干事魏建,可是左等右等一直不见人,给市局打电话才知道,魏建还没有出门。
魏建是市教育局数四数五的笔杆子,经常在乾阳晚报上发表一些豆腐块文章,比如《独生子女教育要注意的三件事》,又比如《小学生一天吃几个鸡蛋最好》。
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微型小说《不敢狗同》,用辛辣的讽刺笔法,描写了一个不学无术只有漂亮脸蛋的浅薄姑娘,在联谊会上把“苟同”听成狗同,错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故事里的男主角年轻有为,前途远大,深刻渊博有内涵,人物原型就是魏建自己。
每到年底,魏建都很忙,各种总结报告和材料压得喘不过气,每一份都要绞尽脑汁的写出亮点——堂堂市教育局,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拿出的每一份文字材料,都要经得起其他兄弟单位最挑剔的目光。
事有轻重缓急,赵书记让他去十七中的时候,他正在给侯局长改一份发言稿,明天上午开会就要用,已经改到第三版,又被侯局长打了回来,魏建被训得满头包,哪还顾得上去采访一个复读生的事迹。
按照领导的指示,第四版渐渐成型,正在文思泉涌的时候,鲍喜来突然闯进办公室,上烟点火的一套穷客气,打断了他的思路。
“魏老师,今天下午还能去十七中吗?”鲍喜来对市先进看得很重,有面子有里子,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多发几百块钱的奖金,全校教职工每人能分好几块钱。
“能不能去,得领导说了算,只要侯局长过了我的稿子,我立刻归你指挥,保证指哪打哪,哈哈。”魏建很不耐烦,虽然努力掩饰,但是掩饰的并不好。
“那你抓紧时间赶稿子,我等着。”鲍喜来恍然未觉,乖巧坐在旁边。
他只是一个普通中学的校长,在区教育局还能和领导扯扯淡,到了市局,是个小年轻都得当领导捧着。
这时一个同事走过来,借给魏建一串车钥匙,但是告诉他自行车没气了,鲍喜来立刻抢过钥匙,找到打气筒跑去帮忙打气。
吭哧吭哧吭哧,冬日的下午,鲍喜来像一台动力强劲的打桩机,夹着打气筒做活塞运动。
……
“很好,曲军同学对墨西哥的历史很了解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