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提头来见(4/5)
崔琪把卤猪脸放在一旁,拿出一张盖着红章的购车指标证明。
曲军瞬间变脸,把“劳苦功高的崔经理”狠狠表扬了五分钟,接过购车指标像宝贝一样揣了起来,两辆三蹦子已经可解燃眉之急,再多三辆暂时也买不起。
“别走啊,后厨的灶台垒好了,今天正好要试火,一起尝尝曹师傅的手艺……”曲军借花献佛,准备用曹师傅的食堂菜加上卤猪脸犒劳崔琪。
“饶不了你,早就惦记着给为民食府燎锅底呢,把大家都叫上,这个卤猪脸超级大,肯定够吃。”(注:燎锅底,北方方言,大意是指开灶生火第一顿饭,请大家吃一顿。)
崔琪乐呵呵脆生生的答应下来,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对了,不是少你三辆铁马嘛,我爸碰巧可以搞到一辆昌河面包车的指标,问你要不要。”
“要!当然要!”曲军陡然提高声音。
如果说三蹦子是跑物流的利器,昌河面包就是跑物流的神器,这个车在1982年下半年刚刚投产,是国内第一辆不用外汇就能买到的面包车,公安、邮电和电力系统纷纷抢购,没有过硬的关系,根本搞不到购车指标。
“你们有那么多的钱吗?这个购车指标要登记办手续的,不能转手倒卖,要不然我爸会犯错误的……”崔琪很担心,昌河面包车可不是三蹦子,一辆车要五万多块钱,效益不好的国营单位都买不起。
“买不起也要买,钱不够,我来想办法。”曲军态度坚决。
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昌河面包车以后会越来越难买,直到两三年后天津大发和其他品牌的面包车相继投产,一车难求的情况才得到缓解,如果不想让思达物流长期停留在三蹦子的水平,就不能错过这辆昌河面包。
“你有什么办法,一辆车五万多,瓦窑沟大队这么有钱吗?”
在崔琪想来,曲军会向瓦窑沟大队求助,瓦窑沟大队的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应该有一笔补偿款。
“用不着,你再帮我跑一趟公关,别说一辆昌河,两辆我也买得起……不行,还得给你包装一下,做好准备再去找领导,还是先把昌河车的购车指标要来吧,我肯定会买,否则割了脑袋赔你。”曲军化掌为刀,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崔琪看看他,又看看慈眉善目的卤猪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