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吾道不孤(2/5)
哪怕是正宗的克里奥尔人,在欧美国家也倍受歧视,很难融进主流社会的圈子。
(注:克里奥尔人一般指的是拉美地区的纯种白人后裔,从血统上来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白人后代。)
克里奥尔人看漂亮国人尤其不爽,大家都是白人殖民者的后代,为什么你们混成了全地球的老大,我们要当擦皮鞋的小弟?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古巴的卡斯特罗在漂亮国的后花园竖起反旗,广大的拉美人民备受鼓舞,明里暗里的都支持他,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拉美国家的精英阶层开始反思历史,正视现实,为现代的拉美民族做自我定位和自我标识……
这个时代大背景,才是诞生《百年孤独》的土壤。
为什么孤独了一百年?
因为彷徨了一百年。
没有根的民族,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向哪里去。
偏偏还摊上一个无比强大的恶邻居,以前本是血脉相近的兄弟,现在却把拉美国家按在地上摩擦。
可惜,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没有根的民族,自我定位和自我标识必然会出现混乱,拉美国家又没有棒子国那种无耻精神,能把端午节说成自己的文化遗产。
拉美国家的精英人士一方面反欧反美,一方面又无比的羡慕漂亮国,幻想着有一天能换个当皇帝的爹,从此当个无法无天的小燕子。
“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百年孤独》从根子上,也是这么个调调。
后世里,在经济、文化和军事条件的压制下,拉美国家的振兴遥遥无期,仍然在为漂亮国擦皮鞋当小弟,拉美文学爆炸的高峰也随之衰落,随着时间的沉淀,下个世纪的新一代人开始反思拉美文学爆炸,对《百年孤独》和马尔克斯认识得更深刻,国内的研究者也变得更客观,更全面,很多卓有见地的研究文章相继发表,都变成随身图书馆里可以查阅的资料。
李明良没有这种沉淀积累,受限于历史时代,他的屁股就坐得有点歪,对原著的理解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偏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