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这就尴尬了(1/5)
在没有普及家用电冰箱的年代,夏天开冷饮部是一个好生意。
只要有一个冰柜就可以开张,没有条件做汽水,整点糖精色素做成冰水,一暖壶卖一毛钱,周围的住户抢着买。
啤酒的成本贵得多,瓶装啤酒优先供应高档饭店和招待所,市面上都是散啤酒,粮站打油的那种舀子,一舀子卖两毛钱,一暖壶要六毛钱。
接连买了两次四暖壶的啤酒,伪富二代侯志坚掏空了腰包,四六两块四毛钱,再加上四个暖壶的押金,可不是一笔小钱。
最后还是真土豪曲军出手,又买了两暖壶啤酒,大家终于喝到位了。
很神奇,这个年代的人好像都是大胃王,平均每个人一暖壶的啤酒(男生喝的更多),还有一大碗酸汤水饺垫底,除了多上几次厕所,竟然都能喝的下去。
酒意上头,坐在饺子馆随便瞎聊,方波、马铭和侯志坚非常热心的给左童童出主意,让她暑假就开始打临工,上大学后还可以勤工俭学,比如给小孩子当家教什么的,总之前途最重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说着说着,话题突然转到离愁别绪,方波借着酒劲,搂着马铭的肩膀哭了一鼻子,哥几个姐几个虽然有点超龄,勉强还能算作多愁善感的少男少女,过去的一年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种种的感慨万千,都凝聚在鼻涕眼泪里。
李海燕今天也喝了不少啤酒,胆子大了许多,趁他们几个正在闹腾,鼓足勇气对曲军小声说道:“大军,有句话我一直藏在心里,再不说恐怕没机会了,其实我,我对你……”
“以后再说吧,机会多的是。”曲军隐隐猜到李海燕要说什么,连忙打断了她。
有些话,不说后悔一辈子,说出来更是后悔一辈子。
捅破那层窗户纸,大家都尴尬,连朋友都做不成。
过了今天的酒劲,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一直闹腾到下午四点多,旁边一桌打赤膊猜拳的酒鬼都陪不起撤退了,哥几个姐几个才挺胸叠肚的离开饺子馆,一起到旁边的冷饮部退暖壶拿押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