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千料大船(2/5)
这样的工作不仅劳累,甚至还浪费钱财,工期也会变长。
现在有了水泥,工期大大缩短,工人们的活计也轻了很多。
夏杨带着几个工部的吏员在码头边上不停的巡视着,这里是重中之重,是以后船只停靠的地方,不盯紧点夏杨不放心。
陈松在周围转了一阵,朝着夏杨那里走去。
夏杨的心思全都在工地上,没有注意到走过来的陈松。
“这里怎么样了?”
陈松站在夏杨旁边,开口说道。
陈松的声音把夏杨吓了一个激灵,见是陈松后,夏杨解释道:“大人,这里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水泥已经差不多快要全部凝固,已经可以停靠船只了。”
“这个进度不错了,已经很不错了。”陈松点点头,“你觉得还要几个月,码头这里能彻底完工?”
夏杨看了看四周,说道:“大人,不好说。但肯定要比之前的工期短很多,这次下官要记录水泥的使用情况,回去之后,要将水泥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注意事项编写出来。”
夏杨是个有责任心的人,官位虽然不高,但责任心很强。
“也好,编写出来之后让我看看,到时候给你润色润色。”陈松笑道。
“多谢大人。”夏杨一脸高兴。
能由陈松这个发明人润色润色,里面的错误将会少上很多。
入夜,陈松一个人在金山县县衙的后院中来来回回的走着。
月华似练,繁星满空。
陈松双手背在身后,思考着市舶司之事。
按照现在的速度,码头修建的差不多了,市舶司衙门的修建速度也不会慢多少,战船和商船也即将到位,也该将市舶司衙门的架子搭建起来。
市舶司衙门不可能只有陈松一人,该有的下官,属官都是必不可少的。
明朝的市舶司制度沿袭前元,主要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