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殿下,让我来(2/5)
他说着就往地上跪去。
朱标见此,急忙搀扶起朱棣。
“说清楚事啊,救什么命,救谁的命啊?说清楚!”朱标搀扶着朱棣的肩膀。
“大哥,仪华生产在即,可是身体日益变差,俺出来的时候,身子骨已经很差了。
若是没有身孕,俺也不会如此。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若非走投无路,俺也不会如啊。
大哥,俺害怕仪华扛不过去,所以才斗胆私离驻地。大哥,此事毕了之后,俺定然会回京负荆请罪。”
朱棣带着哭腔,不停的抹着眼泪。
“唉,这事你怎么不早说?”朱标长叹一声,问道。
朱棣拍着自己的大腿,一脸悔恨,“大哥,这事谁知道会变成这样啊。入冬时,仪华得了一场病,可此后身体渐好,谁能想到会发生这事啊。”
朱标问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以人为重。你着急不着急?”
“大哥,等不及了,距离生产之日,已经不剩多少天了,俺能等,仪华等不了啊。”朱棣的脸上写满了焦急。
“竟然如此急促,这样吧,你们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出发?如何?”朱标看向陈松,再看向朱棣。
“臣没有意见!”陈松回道。
土豆和红薯之事已经办的差不多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动,陈松此时去一趟北平也无所谓。
只是说好陪同赵铁绳一起过年的事情恐怕要落空了。
“看来你没有办法陪你舅舅过年了,土豆红薯推广之事离不开你,你舅舅有种植的经验,也离不开你舅舅。
这样吧,我将你舅舅一家带到京城,虽然那时可能年已经过去了,但如果事情顺利,应该能赶在上元节回来,到时候团聚也是一样,你看如何?”朱标看着陈松,开口询问。
古人对过年异常看重,朱标也能明白陈松的感受。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眼看着就要过年,又要离开,实在是有些难为人。
朱棣又是朱标的弟弟,正所谓长兄如父,该考虑的还是要考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