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朱元璋的担心(3/5)
可观政的局限性很大,也不一定有用,没有专门培养来的实在。
一些能力差的官员,可以在这个学校培养施政能力,培养大局观等等。
一般来说,翰林院类似于这种学校。
但翰林院总归有很大的局限,而且招收的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的进士。
这不好,进士也就那么多,而且都是社会精英,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底层社会,在翰林院待上多年,能力也有限。
翰林院也基本上都是清流的阵地,这些人打嘴炮厉害,又如何能办实事呢?
况且,要是这个学校设立,那不是在文官们的头顶上盖了一个锅盖?
你是权倾朝野的文臣,可是你施政方式“有问题”,若是直接把你干死,不太合适,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你送进“干部学校”进修。
只要你进去,那可就不由你了,命令你要学习个两三年。
两三年后,你出来之后,还会如此吗?
手下的那些喽啰,恐怕都没了!
你想党争?那就将你弄进去然后进修。
你施政有问题,这个大义在手,你不服气?
你要是不服气,那你就是要造反,大义再一次站在你对面,你还想干什么?
一石二鸟,好处多多,陈松越想越热心。
但这些东西,现在要是拿出来,也不太合适。
刚刚把公务员制度搞出来,再弄出来这个,跨度太大。
所以,目前还是以公务员之法为主。
……
公务员试卷的批阅,是陈松一人做的,耗费了好几天的时间。
赶在入秋之前,终于将这事处理完毕。
对成绩进行刊登,然后开始放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