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音母,父音,四声(4/5)
这样的麻绳,二边各10米,当中是5米的绞合连接部,就成了25米,由于当中的绞合连接部又达到了5米,并在侧边绑上了一艮艮细麻绳,如扎辫子一样扎紧它们,这交接的5米间摩擦力足够,经得起任何力量的拉扯。
就算把单艮处拉断了,也不可能把绞合部拉断。
其实阿咦的细麻绳也是这么做的,只是,细麻绳用的是极细的麻丝,并且麻丝的交接处,用的是交错的5公分连接法,麻丝的接口处会很随意错开,就不会有局部鼓起。
这样制作出的细麻绳已然有足够的摩擦力,绝不会松散开。
为此,摩擦的‘摩’字就出自于此。
另外,那手字如今看,自然有把十字一分为二并重叠在一起的含义,为此这双手的重叠,才会带有胸外挤压的含义,同时也有用分开的筷子的含义。
因而,摩擦代表的并非摩擦起火,而是由‘麻、手’构成,就是出自最早阿咦编麻绳时,对摩擦力的认知,并且,若明白了麻字和手字的源义,那么就明白了,这是5公分接头的麻绳制作术。
也就是手字含有把二个5重叠的含义。
但麻绳长了只有独自一个人不好处理,阿咦以前并没有一口气编织出长25米的无节麻绳来,只编织了15米的,才会如此简单的连接。
为此,阿咦在拿绳索的时,又把二艮25米长的麻绳用细绳捆绑法接了起来,用来度水。
阿咦把长绳的连接,称之为: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