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旧神残梦

第十九章 杀死无辜者(1/5)

目录

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逻辑紊乱的世界,人类认知方式的发展将会多么艰难。

在前世那种没有巫术,也没有明显非逻辑事物的世界,人们依然在为世界的本质是唯心还是唯物争论不休。认识论经历了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艰难过程。直到二十世纪,才将科学哲学体系建立起来——以可证实为问题的意义标准,只研究可观测的现象。从而将那些纠缠人类数千年又根本无法证明无法解答的形而上的问题,彻底排除到了讨论对象之外。

科学与迷信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是否承认鬼神的存在,而在于认知世界的方式。也许偶然间掌握某种规律和原理并不困难,但想要形成系统而严谨的认知方式,则需要更加精密的思辨。

那么在这个世界呢?巫术会真实生效,意图可以干扰现实。又在存在大量非逻辑事物。可以说到处都是能让人类认知坠入错乱深渊的陷阱。但是在这种前提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却依然孕育出了建立在证明和证伪基础上的认知方式。对此,柯林只能惊叹于人类理之强韧。

如果不是出生在这里并且亲眼所见,柯林一定会认为:这种世界的智慧生物恐怕将永远停留于非理时代。如果巫术真实存在,祭司们也许也将永远拥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在这之前,大量存在非逻辑的事物将让人类无法走出前逻辑的原始思维,也许就连文明都难以萌芽,科学则是更遥遥无期的存在了。

但它确实出现了,而且因为环境严苛而成长得异常健壮。前世地球的科学哲学因为二十世纪的物理学革命而成为独立学科。而在这个世界,科学哲学伴随着经典物理的诞生同时出现,因为这个世界的“科学”必须在一开始就严格敲定讨论的对象。这个对象一开始被定义为“物质的问题”,如今则延伸到了“有可证伪的事物”。安赫同盟的“艾萨克·牛顿”竟然只是一个死于新历513年的小人物。历史对他的记录极少,除了名字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生平。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安赫学界,在灵素和镜像之后发生的问题几乎是无关紧要的。但正是这个“小人物”,建立了经典物理大厦的基础。同时他和牛顿的不同之处在于,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声称不可言叙述者就是他那些力学定律的“第一推动力”,因为他只是谦卑地认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是硬饭王 小僧一心修炼 这名训练家姓宇智波 追梦德云从车祸汾河湾开始 柯南之跟在大佬身边的我太难了 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我要莽穿娱乐圈 诸天之盾者无伤 我真不是道祖啊 我真不想当绝世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