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战争诗,主战,求和(2/5)
“族兄可知那蓝裳书生?”
杨安好奇的问道。
这人态度太明显了,就是要用诗来打击主战派的人。
杨延摇摇头。
他跟杨安一样,第一次入京,认识的人并不多。
“这孙家身为圣贤后裔,诗词真是锋利。”
旁边有人说出这人的身份。
孙家、王家、梵家、姬家四大家族,都是传承上千年之久的家族,经历过几次王朝兴衰。
大乾立国后,对四大家族,对其都只能怀柔。
这些家族底蕴太雄厚了。
有人站起来拿出诗经反驳,可惜写的诗并不好,根本比不上蓝裳书生的诗,一个个不甘心的坐在地上。
诗会辩驳,便是以诗词辩驳,诗比不上,辩驳在有用,也没用。
就连杨安身旁的杨延,也拿出一首白话诗,反驳蓝裳书生。
可惜,诗比不上。
这就很气。
人家的诗写得好,都只能看着蓝裳书生一脸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
原本,还有战意的人,也有几人倒向蓝裳书生,一脸昂然的看向这群主战之人。
无声挑衅。
梨园众人,议论纷纷。
自古以来,主战的人从来不少,求和的人从来不缺。
不能说哪个不好。
主战便是灭帝国,占其国土。
求和便是休养生息。
都有必要的理由。
如果说百姓选择哪个,肯定是‘求和’。
和平,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战争一起,征兵,征税等搜刮民脂民膏之事就少不了。
但历朝历代,是战是和,都由肉食者决定。
这中间,有多少龌龊,也只有肉食者自知。
又一书生出来反驳,诗却不如蓝裳书生。
中央亭台上的李世元面色很难看,战意已凝聚,他的目的算是完成了。
但诗会内,所有诗词都被蓝裳书生讽刺东征的诗压下,这就让他脸色不好了。
他看向旁边的十几位书院院长。
诗会不能让一首讽刺东征的诗夺魁。
不然,他完成引领战意的任务,也会被乾皇安上办事不利的帽子,这会让他以后升迁之路更加艰难。
十几个书院院长互相对视,一个个面色难看。
蓝裳书生这一首诗造诣很高,没辜负圣贤后裔的名头。
他们这群人就算亲自写,也不一定能比得上。
一个个面露难色。
在众人推诿之中,最后还是推出一白裳书生。
侍女诵读。
“月黑雁飞高。”
“云帝夜遁逃。”
“欲派铁骑逐。”
“长弓取首级。”
一群人听到前边,还抱有希望,听后后面的话,一个个面露可惜之色
很明显,逼迫的太急了,这人还没做完。
如果在等会,或许就能比得上,甚至超过蓝裳书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