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雷劫(下)之合道(2/5)
但他们二人对“常道”的具体解释,一个指人间常俗之道,一个指常人所谓的道。
虽然二者的字面意义相差无几,但实际内涵则大不一样。
李荣作为一个道士,他所说的“常俗之道”,从其解说来看,显然是指儒家的仁义礼教。’而司马光作为一个正统的儒家学者,他不可能认同道士李荣的观点。
他对老子之道与常人之道的区分,是从认识水平来说的。他批评平常人所谓的道“凝滞于物”,是说平常人的·认识局限于具体事物,只能认识表现具体事物中的“道”,而不能超越具体事物,认识道休之大全。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道的看法是不同的,同样的道,不同的人生经历形成的世界观不同,最后对于道的看法也是不同的。
从这里,唐末感悟到,每一个人的道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自创之道的神奇。
就如两个人感悟出同样的道,但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世界观,他们的道就是不同的,所以,生灵创造出来的道,是不可能永远完全相同的两种道的。
而同样,生命感悟先天之道,不同的生命,感悟出来的道,也是不同的。
此时唐末对道德经里面的这段话有着不一样的感悟,一瞬间,他陷入了顿悟之中。
“我的道是什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