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学到了了不起的本事(4/5)
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传到了苏杭。
天可怜见,张士诚的运气真不错,换成别的地方,都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但是苏杭的市民何其之多,戏曲又何其繁荣!
昆曲,评弹,各种各样的形势,百花齐放。
市民迅速接受了这些段子,并且发扬光大,放在大戏开场之前,用来热场比如说一个大汉来太尉府,拜见张士诚,守门的人问他,你是干什么的?这人就说,我是跟着张太尉,在高邮打脱脱的。守门的人立刻就驳斥道,你放屁,谁都知道张太尉是大元朝忠臣,根本就没打过元军
面对层不出穷的段子,张士诚简直欲哭无泪。
张希孟对效果略感满意。
不过话说回来,真正紧要的还是如何对付天完。
足足花费了半年时间,终于把几万苗兵训练出来。
接下来就该发挥作用了。
不过谁能担负起这项任务,又在朱家军内部发生了争议。
道理很简单,这次前往湘西南,可不只是打仗那么简单,而是要推动当地改革,得到苗民支持,建立根据地,袭扰天完的后方。
几项任务加起来,能够完美胜任的,绝对寥寥无几。
首先,胡大海、常遇春、花云这种猛将就算了,他们肯定不行。
另外单纯的文官也扛不起来。
必须能文能武,还要深得朱元璋信任,能够独当一面算来算去,最合适的人,竟然是张希孟!
“主公,要不就让臣领兵去吧!”
“不!绝对不行!”
老朱断然拒绝,开玩笑,张希孟倒是能胜任这事,可是华夏吴国,千头万绪,从上到下,从里往外,哪一样事情能离得开张希孟!
他宁可不派人,也不能放张希孟走。
只不过这事情麻烦了,不让张希孟去,谁还能胜任呢?
“上位,要不让俺去吧!”
开口的人正是汤和,他是从扬州过来述职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