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谁不想过得好!(2/5)
但是大一统王朝也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是需要维持庞大的官员行政队伍,养一支强大的常备军。
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就是在男耕女织的基础上,每年都要固定拿出一部分收获,去奉养皇帝百官,支撑兵马开支。
而在农业社会里,可以充当一般货币的,除了部分丝绸绢帛布匹之外,最是粮食!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填饱肚子,缴纳赋税,地租,存粮备荒,对抗各种风险……所以身强体壮的男人,才是天然的一家之主。
就算女人心灵手巧,能挣更多的钱,也不管用,毕竟钱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粮食才行!
这是农业时代的一条基本法则,不过这只是事情的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是很多人忽视的。
每当天下太平,人丁滋长之后,土地都会变得紧张,而且农业社会发展虽然缓慢,但是却并非不发展。
经过漫长的积累,总会有新的农具,高产作物出现,土地在精耕细作之下,能产出的粮食也会更多。
以宋代为例,在引入占城稻之后,一个农夫耕种一年下来,产出的粮食大约能养活三个人,是远远超过前代的。
家里的劳动力有了富余,又该怎么办呢?
聪明如你,会不会立刻想到,发展工商业,吸纳多余劳动力,创造更多财富呢?
顺着这个思路,是不是该提升女人的地位,把她们从家庭的束缚中释放出来……进作坊工场,从事手工业,缫丝织布,改善家庭状况,顺便也增加朝廷税收,实现国富民强。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其实张希孟做的事情,在宋朝就该做了,甚至说在府兵制崩溃的唐朝,就可以做了。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事情并不超前,而是恰到好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