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臣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复兴(2/5)

目录

因此张希孟立即派人,把刘伯温和宋廉叫来,这俩人原本都在济宁处理军需辎重事宜,听到了张希孟的命令,急匆匆赶来。

“两位先生,主公和我谈到了恢复中原的设想……我提到了剿匪,消除兵祸,治理水患,均分田亩等等事宜。但是在主公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生孩子,你们看看,这事情该怎么解决?”

刘伯温和宋廉互相看了看,几乎没有迟疑,一.as.头,“张相啊,这一次可是你错了。上位的想法是对的。”

宋廉也道:“当初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灭吴复仇,最紧要的一项,便是十年生息,十年教训。培养出一代年轻人,有了充足的兵丁,才能反攻吴国,一雪前耻啊!”

张希孟低垂着眼皮,突然道:“两位先生,一定要多生孩子才行吗?”

“那,那不多生孩子?哪来的农夫,哪来的兵丁啊?”刘伯温不解道。

张希孟深吸口气,缓缓道:“那能不能发明新的机器,让耕田效率更高?原本一个人能耕三十亩,现在能耕三百亩。还有织布,一个人能织出十个人,一百个人的布匹,那多出来的人,不就能充作兵丁,加入军中,报仇雪耻了吗?”

宋廉和刘伯温绷着脸不说话……这要是别人说,他们保证能翻脸……让一个人耕十倍的田?你想把人累死怎么滴?

你的心也太黑了!

不过这话是张希孟讲的,这俩人就不能贸然反驳了,还要仔细思量。

刘伯温博学多识,倒是沉吟道:“我倒是听说,在宋朝的时候,江南已经有一次织几十根丝线的织机,光是零件就有一千八百多个,十分雄伟壮观……甚至还有精巧的工匠,借助水流,推动织机。倒是能用一人顶得上十人百人。”

他刚说完,宋廉就摆手了,“伯温兄,这东西我也听书过,但是纺出来的线,粗细不一,根本没有人要,也就是能工巧匠比拼心智罢了。寻常人家,尤其是富裕大户,还要用普通的织机。”

张希孟听到这里,也来了兴趣,忍不住道:“宋学士,你说说看,一次能纺出几十根线,用的人工少了,价钱自然低了,难道普通百姓也不愿意要吗?”

宋廉突然呵呵笑道:“张相,你怎么也湖涂了,人工少了,怎么价钱就低了?织布还要丝绸,棉花,原料可不便宜啊!”

刘伯温也笑道:“张相,你忘了,咱们在江南均田,还特意对桑麻田课税,怕的就是多种桑麻,减少了粮食。若是按照张相所想,必须要人工少了,原料价钱不变,产出的丝绸布匹才能便宜,不然的话,价钱还是那样!”

张希孟闭目思忖……渐渐颔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秦氏仙朝 太阳与雄狮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奶爸搬运工 诡异降临 木叶新豪杰物语 修仙十万年才发现新手村是禁地 麒麟城主的盗墓笔记 一切恐惧皆因火力不足 旧日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