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技(2/5)
“此乃奇技巧。”萧元灿的小脸一本正经。
呃………
张晓瑛一时语噎。
“奇技巧”这四个字在华夏源远流长,最初是为了批判商纣王置祖宗基业于不顾,沉溺于玩乐取巧,《礼记》也主张限制“奇器”、“奇技”之类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毫无用处的技术产品。
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传统技术的评价体系中,“经世”标准最为主要的是,技术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就是华而不实的玩物,还会带坏帝王将相走上歪路,从而开始了对技术的偏见和对工巧持警惕和反对的态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进步。
好在“奇技巧”的不入流地位在开放包容的唐宋迎来转机,特别是宋朝,政府不光没有像以往的统治者那样视工巧之便为“奇技巧”加以禁绝,相反还制定了对出色的科技发明的奖励制度,工匠们就有了研制技术与工具的动力,而且在科技领域有突出才能的人通常会被列入“奇才异行”名录,可以直接选拔进政府机构。
而且宋朝政府的理念相当先进,深谙“要从娃娃抓起”之道,有意识培养科技人才,中央设立了专科学校,包括医学院、算学院、天文历法学校、武学院等,都隶属于国子监。
还开辟了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如医学院学生根据成绩的上等、中等、下等分别给十五到五贯钱。这让投身于“奇技巧”行列的人们得到了切实利益,自然鼓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科学技术的行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