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逆袭1988

第712章 王林和李文秀的旅行【求订阅月票】(2/5)

目录

因为棉花需要在亚热带环境生长,所以我国境内适合种棉花的地区并不多,南海岛、雷州半岛,算一片棉花产区,此外彩云之南的大理一带有一片棉花产区,再有就是新省一带了。这几个棉花产区都远离中原地区,在古代就属于是偏远地区,甚至有些地方都不在中原王朝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在宋元之前,中原地区是看不见棉花的。那时候,达官显贵穿丝绸面料的衣服;穷人则穿麻布面料的衣服。”

“中原地区是什么时候接触到棉花的呢?宋末元初,当时松江府一带出了一位历史名人,叫黄道婆,被奉为我国纺织行业的鼻祖。黄道婆幼年给大户人家做童养媳,后来不堪婆家虐待,逃到了南海岛。在南岛海期间,她跟当地的黎族人学会了种植棉花,学会了如何用棉花纺成线再织成布。黄道婆在她50岁左右的时候,回到了松江府老家,并把棉花的种植技术跟纺织技术带回了松江府,技术很快就从长江中下游地区传到了中原地区,从此中原地区的老百姓,终于接触到了棉花、棉布。松江地区,成为了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明清两代,南京还设立了江宁织造府,专门生产丝绸跟棉布。”

“松江地区产的棉布,由于制作工艺精美,物美价廉,很快替代了丝绸,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世界近代贸易史上,鼎鼎大名的南京布、松江布一直远销到了欧洲。大清嘉庆24年,松江布的出口量高达三百三十多万匹。”

王林侃侃而谈,把棉花的历史都捋了一遍。

然而,台下并没有一点互动。

没有笑声,也没有掌声。

王林忽然之间明白过来,正因为台下坐着的是一群严谨的科学家,所以他们以为,认真的聆听,就是对演讲者最大的尊重。

于是,王林继续讲下去。

“1969年,我国取代东洋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棉布出口国,取代米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棉纱生产国;1988年,我国成为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也是这一年,我们爱秀集团成立,并参加了第一场广交会。在我国出口的服装产品中,我们爱秀集团有幸占据了一席之地。接下来,我们的目标,肯定是要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我们爱秀集团的纺织品,将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我国要打造成全球唯一的纺织业中心,就需要从棉花到织布到印染,再到做成成衣,拥有纺织行业的全产业链。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棉花消耗国,去年,我国棉花年消耗量有400多万吨,但棉花的年产量只有380万吨。还有40万吨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补齐。所以,我们爱秀集团决定,在江南地区投资兴建一个5万亩的棉田产区,减少对进口棉花的依赖。”

王林的声音,变得高亢起来:“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在座的各位科学家,棉花专家,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努力,我国的棉花年产量,才能年年攀升,我们国家才能在纺织行业取得今天的成就,你们的功勋,将铭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各位记者同志,我有一个提议,你们不要再拍我了,你们应该把你的镜头,对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偶像,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台下的记者们,果然调转摄像头,拍起科学家来。

王林笑道:“为了更好的支持棉花科研事业,我代表爱秀集团,向中棉所捐赠500万人民币。感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王林暗自捏了一把汗,总算没有丢人丢到中棉所来。

接下来自然是领导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王林走下台,坐在下面听演讲。

棉铃就坐在他身边。

“王总,你挺懂棉花的历史,这倒让我刮目相看。”棉铃主动找王林说话。

王林呵呵笑道:“真的是现学现卖,都是在你们中棉所学到的知识。”

棉铃道:“话是这么说,但你能记得住,还能说出来,讲得还动听,这就很难得了。”

王林问道:“你真的是姓棉?”

棉铃道:“有何不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师父她过分高冷 秦时之武侯传人 国宝神鉴 灵气复苏:老黄牛教我镇妖秘法 绝世唐门之魔瞳焚天 快隐居成圣,受到威胁苟不住了 三国之西凉兵王 灵气复苏之暴力法神 寻宝神瞳 重生从闲鱼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