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拜师学艺(3/5)
“学生首次造访,不知礼数,想要带舍下一小童拜师求教,劳烦指点一二。”郑年早就组织好了语言,再次作礼问道。
“先生不必拘礼,老师今日有训,驾马乘车前来者,均可从正门行东入内院,过长河桥之后,老师已在那里等着。”另一个学童说道,“烦请前往便可。”
郑年谢过了两位学童,带着陈萱儿和童儿向院内走去,而此时的张不二和姜明也已经安顿好了马车,从偏门跟了过来。
“当年我有幸来过一次曹大儒家园中共谈诗词,我就知道此人非同一般,但是最后没有见到其人,只是观摩了其学习心得,就觉得气血澎湃,根本无法领略深意,从而悻悻离开。”张不二道。
张不二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狂吹,不傻吹,有选择性的示弱,不像某些京兆尹的秦姓官员,无论什么都要吹,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
“能被称为大儒的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不是曾经就有人传说吗?大儒一字,凡人得道。”陈萱儿喜道。
“那是自然,能够领悟大儒一字的,便已经不是等闲之辈,若是真的能悟出什么
亲,本章未完,还有下一页哦0真理来,那就是真的是天纵奇才,祖师爷赏饭吃,我们也嫉妒不来。”
张不二摸着光秃秃的脑袋道,“人各有志,也不必强求。”
二人都是在安慰童儿不要太过紧张,即便是没有被大儒看上也无所谓。
而此时的童儿似乎在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生怕自己来到这里之后被拒绝,不仅昨天晚上熬夜读儒家经典,甚至在车上还在默念。
紧张的神态大家都看得清楚。
一行人过了长河桥,看到了一处雅亭,亭上四周被幔帐遮蔽,里面若有若现有两个人影,虽然看上去奇怪,但是谁都知道,那便是大儒所在,便不去多揣测。
亭子外站着两伙人,左边是一少年,约么着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手中抓着折扇,看穿着应当不是书院之人。…
右边则是一个盖着斗笠的女子和她面前站着的丫头,丫头年纪不大,也就是和童儿一般大小,身着一身粉色小棉袄,系着六根小辫子,干干净净的脸上洋溢着不可一世的表情。
郑年几人缓步走来,站在两伙人的身后,没有做声。
估计今日拜访曹大儒的也不可能只有他们这一伙人,想起门口学童所说凡是坐马车的人都走的这条路,郑年心下也不敢叨扰。
能在京城坐马车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