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翻旧账(2/5)
所以范贤稍做友情提示,御史台的言官就开始炮轰早朝。
“陛下,孔德情有可原,沈权罪无可恕!”
今日开第一炮的言官冒启再次弹劾道,“如今毅军在边关有异动,就是在找个入侵的理由,在这个节骨眼上,沈权以权谋私,为给侄女孔莹出头,故意刁难夏使,这不是给毅军入侵留口实么?沈权误国!臣恳请陛下严惩沈权,消除两国误会,让毅国找不到入侵的理由而罢兵”
冒启滔滔不绝说了一大段,把弹劾沈权的目的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一句话,沈权不除,国将不国。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冒启过后,吕腾、常帅僧二言官再次弹劾,紧接着众言官纷纷附议。
接下来要看皇帝的态度了。
如果皇帝让大伙讨论,自然会形成正方和反方。
如果皇帝不说话,谁若乱插一杠,很有可能会引火烧身。
“昔日七王之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幌子,试问,晁错腰斩于市,七王之祸由此而解了么?”
这是数百年前的历史,当官的自然熟悉。
晁错腰斩,七国联军并未撤兵,反而认为皇帝软弱无能而大举进攻,最终靠的是武力镇压才平息叛乱。
盛桢这一问,言官集体哑火。
皇帝的态度再明显不过,他不认同沈权此举与毅国入侵有关联。
难道要无功而返?
冒启做为第一个开炮的急先锋,自然不甘心,他再次弹劾道:“陛下,昔日若无晁错谋划削藩,也不会引来七王之乱。沈权之祸,有甚于晁错,臣恳请陛下罢免沈权,以息兵戈之祸!”
“冒卿是哪国人?”
盛桢沉脸问道,“敌国未曾打过来,你就自毁城墙,朕有点怀疑你是不是我大宇朝子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