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到底灭谁?(2/5)
“将其灭之?”
武昌皇宫,孙权也是瞪大了双目,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觉得一定是自己听错了。
“没错,陛下!”李颉笑着说道:“曹魏是篡汉之逆贼,杀其君,灭其国,一直是我大汉的国策。”
李颉,益州犍为郡人,原为大汉旧都成都禁卫军,于大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加入天子刘禅的新军训练。
完成训练之后,李颉一直潜伏于曹魏东吴两国。
关中之战时,他向孟达泄露司马懿出兵攻打上庸,本想让孟达可以多坚持坚持,或者击败司马懿。
但是最后,也只是延缓了司马懿的进攻速度而已,最后还是死于司马懿之手。
最近这几年,李颉一直潜伏于东吴国都武昌。
数日之前,他接到天子刘禅传来的消息,让他在七月二日这天,以大汉使臣的身份,去见东吴大帝孙权。
孙权对于刘禅想要灭魏,这一点他自然不会好奇,但是现在他很惊讶,原因很简单。
大汉现在虽然很强大,但是刚刚经历了晋中之战,才过去仅仅一年,大汉真的做好灭魏的准备了吗?
“贵国意欲灭魏?”孙权轻捋胡须,笑了笑道:“准备尚充分否?”
“哈哈哈!”李颉也是笑道:“陛下,近十年间,汉魏爆发过数次大战,我大汉可有一次战败之先例?”说着他顿了顿,然后有些得意的样子,道:“即使去年魏吴联军...最终也未能战胜我大汉。”
孙权闻言眉头微皱,明显有些不悦。
因为这是在揭他的伤疤。
原本去年想着趁刘禅、诸葛亮忙于西征,大吴联合曹魏一起攻打大汉,不说攻灭大汉,至少也可以让大吴将势力扩张到益州去。
只是,大吴数万水军,还未进入蜀地,就差没有全军覆没。
更让人气氛的是,大汉还趁机占领了大吴的岭南地区。
一场大败,最后大吴逼于无奈,只得向长安求和,同时岭南地区全部划归大汉。
而且,大吴现在还依附于大汉。
哼——
孙权越想越气,不想才过去一年,这刘阿斗就派人来揭短。
但是,李颉才不管这些,他看了孙权一眼,然后说道:“陛下,我大汉天子,也是念在陛下曾遣使依附大汉...”说着,他顿了顿,然后道:“若非如此,我大汉此番或许会先向贵国用兵。”
“你——”孙权顿时暴怒。
李颉的话有些刺耳,也就是说刘阿斗一直将朕视为小弟,要不然现在首先要灭的是我大吴?
“汝主野心不小嘛!”孙权沉声道:“只是,贵国有吃下天下的胃口否?”
“哈哈哈——”李颉笑道:“陛下,我大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在上将数百,兵甲总量更是远超魏吴。”
说着他顿了顿,然后又道:“即使不论兵甲数量,仅是我汉军装备的先进武器,就足以定鼎天下,天下何人能挡之?”
李颉此番就是来吓唬孙权的,按照天子刘禅的意思,这孙十万就是一个怂包,除了偷鸡摸狗,趁人之危,并无可取之处,比之父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更为重要的,孙权并无吞并天下之心,他只想着三国鼎立,只要保存他现有的地盘就行。
还有就是,东吴除水军战力不错,可排在三国之首,其陆军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留着坚守城池或许可用,让他们去攻城拔寨,那就是去送人头的。
比如去年陆逊带着数万大军去攻打交州,但是打了几个月,也未能撼动李遗关凤夫妇。
除此之外,东吴陆军基本都是步兵为主,因为东吴缺马,不像大汉与曹魏,都有天然马匹供给。
这种冷兵器时代,没有骑兵,全部依靠步兵,想要逐鹿天下,等同于不知天高地厚,自寻死路。
孙权想发怒,但是碍于汉军实在厉害,而且武器精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严格来说,李颉说得一点也不夸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