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各奔南北(2/5)
肖宏图是留德博士,虽然年轻仅仅是个副教授,却是系里重点培养的未来领军人物。肖宏图带了四组毕业设计,其中也包括方自归那一组。在所有他带的学生里,肖宏图最喜欢国宝。因为肖宏图也是方自归的指导老师,所以方自归也曾经在聊起未来职业发展时,在肖宏图面前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但是,肖宏图不喜欢方自归这种动不动以天下为己任的牛逼作风,就喜欢国宝这种少说话,多干活,一是一,二是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呆呆作风。据说德国人除了希特勒以外,全是国宝这种性格,肖宏图在德国留学时大概受到了这种影响,对史殊这种只是口活比较好的学生不以为然,坚决支持国宝。
申蓉留史殊的态度很强硬,但申蓉毕竟不是系里的未来领军人物,肖宏图在系里为国宝大声疾呼几次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国宝这种性格自己肯定是不会呼的……系里最终决定留国宝了。在国宝与史殊pk的过程中,肖宏图甚至不惜与申蓉翻脸,可见肖宏图在德国不但学到了德国人的电气技术,还学到了德国人一根筋的性格,也可见国宝真是跟对了人。
本来国宝寒假时已经和苏州电阻厂签约,天上掉下来一个留上海的指标,国宝就决定舍苏州而取上海了。由此可见,虽然苏杭是天堂,上海是魔都,人们一有机会还是更喜欢去魔的都而不喜欢去天的堂。
职业道路上出现大反转的,还有老夏。
老夏找工作第一次面试受挫后,就宣布“不找工作,不投简历,不参加招聘会,不面试,没有兴趣去外地”的“四不一没有”原则,然而秉承这种原则的老夏竟然找到了工作。
老夏找的这份工作也跟毕业设计的导师有关。这导师有个留学日本的儿子,儿子在日本的底层打拼多年后,被公司派回中国,就成为中国分公司的高层了。这司初来中国,急需既懂技术又懂日语的复合型人才,可在当时的中国,工科背景的大学生通常只懂英语,日语专业的大学生通常没有工科背景,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很缺。机缘巧合,导师与老夏渐渐熟悉后,突然知道老夏自学日语是过了日语二级的,立即如获至宝,推荐给了他儿子,然后老夏就被这家位于昆山的日本独资企业迫不及待地录取了。
老夏的老家经济发达,他完全不必为了一份工作背井离乡。可老夏因为厌恶面试至极,工作自己送上门来,他就可以“不必奔波,不必操心,不必被用人单位挑挑拣拣,不必看面试官的屌炸天嘴脸,没有自尊心的伤害”,也是“四不一没有”,两害相权取其轻,“四不一没有”的老夏就去了昆山。
老夏实现大反转时,寒假中没留校找工作的狗子和阿远,也都落实了自己的工作。
狗子实际上没有找工作,是狗子老爸给他找的工作。狗子老爸稍一用力,就给了狗子两个选择:政府某机关或工商局。狗子听说机关里处处有机关,觉得恐怕不好玩,就去了工商局,做了公务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