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后续的影响(3/5)
“东子,相声演员分捧、逗两枝,你自己琢磨着往哪个方向去?”
“我哥让我捧哏,我认为不合适,我想逗哏,师爷!”李贺东想都没想的答道。
这就是年轻演员的通病。
但凡有得选,全都奔着逗哏去。
站在台上,三言两语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那多风光呐?
更关键的是,逗哏手里捏得包袱多,容易出名。
其实,大家这么想,不能说错吧,但真就显得有些外行。
三分逗,七分捧。
捧哏,才是真正考验一个相声演员水平的地方。
要搁以前,一般都是师兄给师弟捧,师父给徒弟捧,长辈给小辈捧。
捧哏也叫量活儿,能耐不够怎么量得准?
比如郭、于这组黄金搭档。
虽说郭德刚名气要比于慊大,但真要论手艺造诣,于慊可并不输郭德刚。
没有慊大爷全方位无死角,天上地下的稳稳托着,郭德刚使出来的活儿,指定没有如今这么出彩。
所以以前的演员,都得有量活儿的手艺打底。
这是基本功。
至于能不能做到“捧逗皆佳”,那得看天赋和下得功夫。
只是如今的环境,已经很难要求演员做到这样了。
捧与逗,定一个路子,把力气全部使上,最后能精一门,便算难得。
尤其是年轻演员,早确定,可以省很大精力。
定捧、逗,比定风格,更初级。
至于李贺东嘛?
胡炎直接点头道:“你哥说得对,你往量活儿的路子上去听。”
“啊?”李贺东顿时傻眼,“可是,师爷,我这性子能量么?还有,您看看我这肌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