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开小灶(2/5)
白贵匆忙将红枣塞在怀里,然后躬身行礼道。
“默写熟了?”徐秀才神色缓了一些,这倒是是个理由,在课堂上默写熟练之后,不想浪费一丝功夫,于是前来请教。
“你可知道……”徐秀才刚想说骗人,但斟酌之后,觉得这话不合适,于是面色柔和,从一旁的书桌上提笔写字,询问道:“这是哪一个字?”
即便真正能默写通篇,也不一定能掌握文章精髓。一些繁琐些的字放在一行话中,可以以模块化记忆迅速认出,可要是单独拿出来,一些习艺不精的人就要捉襟见肘了。
白贵暗叹徐秀才运笔之后,写出来的字笔酣墨饱、严谨舒展、端庄雄伟。不过此刻他只是稍微岔了一会神,就立刻不假思索的说道:“这是‘鍾’(钟)字,语出‘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镐钟隶,漆书壁经。’其意为:这里不仅聚集了古今的典籍,也聚集了众多的英才,有杜度的草书手稿和钟繇隶书的真迹,从魏安厘王冢中挖掘而出的漆写古书,从曲阜孔庙墙壁内发现的古文经书。”
“你可知道谁是杜度?谁是钟繇?魏安厘王?”徐秀才有些吃惊的看着白贵,难道真有生而知之的神童。
“不知!”白贵“如实”回答。
前世教育虽然没有教授千字文这等古代典籍,可一些历史的著名人物确实知道得清清楚楚,和传统儒家教育偏的厉害,儒家是先学经书,再学史册。
“那你怎么回答的这么清楚?”徐秀才意外的松了一口气,询问道。
“是书中有注释,额也只是循例背下。”
白贵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