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羊城主簿(2/5)
理由是,北疆气候特殊,致使北疆军械耗损严重,极大地加重了国库财政的压力。
若准许北疆就地取材,用北疆土生土长耐寒而生的材料来制造军械,就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寒霜对军械的侵蚀。
自然也就剩下了大笔用于修缮军械损伤的费用,可以用至别处;北疆常驻兵马也可减少十分之一,而将这部分人口投入到农耕之中,促进北疆经济的改善。
且北疆自行制造军械后,朝廷也就无须再从内地运送军械到北疆。
这一路上的开销,自然也就能省下来。
相应的,朝廷可派人到北疆督察军械制造,管控军械耗材的取用。
同时,北疆每制造一批军械,当年缴纳赋税是,就需要向朝廷多缴纳一笔高额的军械税。
美其名曰是因为此特例只开在北疆,恐引来其余三疆将领的不满,遂加收赋税,以示公平。
实际上,也不过是要郭佑宁破财免灾罢了。
军械制造的权力交予边防将领是大忌,高坐庙堂的皇帝当然怕边疆将领大量私造军械,壮大兵马,起兵造反,乱他江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