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廷议剿贼(2/5)
崇祯对此是非常反感,你衍圣公既然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那你为什么不杀身成仁,以全天下读书人忠孝节义之说,然而满朝官员,甚至连一向不和的薛国观和杨嗣昌都异口同声地要求借船航辽。
薛国观那个老货甚至说什么,左右郑芝龙那厮已经实际上掌控福建地方的武装了,朝廷不如用一个虚名换取五十艘战船和百余条运输船,如此莱登镇航辽也不会惧怕东虏的水师了。
迫于外廷的压力,崇祯只得勉强同意了王承恩的奏疏。
可是朝廷刚刚下发了授封郑芝龙的圣旨,却又接到了张献忠和罗汝才相继起事的紧急奏报。
“据五省总督熊文灿奏报,我平贼主力撤离中原后,谷城的张献忠、郧阳的罗汝才相继起事,此外原流寇残部革里眼贺一龙、马回回马进忠、左金王贺锦、争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藺养成以及石门山盗匪翻天龙群等人群起响应,连续攻破光化、房县、郧西、谷城、郧阳等县城三十余座,援剿总兵左良玉由于兵马不足,顾此失彼之下在房县大败。”
“据报,援剿副总兵罗岱、谷城县令阮之钿、郧阳巡按林铭球等七十余名大小官员相继殉国,此外郧阳监军道张大经、守备徐起祚、马廷宝等四十一名将官投贼,如今张逆和罗逆聚众三十万欲围攻襄阳,湖广糜烂在即,还请朝廷速发大兵征剿。”
兵部左侍郎陈新甲念完熊文灿的急报后,抬眼去看,发现皇帝的脸色已经铁青一片。
“张逆和罗逆降而复叛,诸卿可有什么应对方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