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父子相食!(2/5)
问题就在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河南、直隶这些地方都发生了干旱。
这些地方发生干旱,基本上就意味天底下几个有数的产量之地都面临着粮食欠收的局面,就算孟良崮造反集团愿意拿出银子来购买粮食以赈济百姓,也没办法买到足够多的粮食。
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孟良崮造反集团每多购买一粒粮食,其他地方就有可能多饿死一个人。
沉默了半晌之后,曾诚这个文官体系的扛把子才吧嗒着旱烟锅子,开口说道:“继续号召百姓打井吧,虽然打井也顶不了多大用,可是能缓解一点儿就算一点儿,总比这么坐以待毙的强。”
“另外,咱们之前在各地常平仓储备的那些粮食,到时候也都拿出来。”
而在定下了多打井和开仓放粮的基调之后,朱晓松的脸色却是依旧凝重:“别以为多打井和开仓放粮,咱们就能高枕无忧了。”
“大家伙儿别忘了,现在不光是山东跟河南两个省的百姓,还有从直隶逃难过来的那些百姓,这些担子都压在了咱们身上。”
“而这场干旱到底会持续多长时间,到底会旱到什么程度,现在谁也说不好。”
“所以,光凭着多打井和开仓放粮,估计还是不够的,重点还得放在番薯之类的耐旱作物身上。”
随着朱劲松的话音落下,屋子里面又陷入了一阵沉寂。
像朱二旦和刘鹤鸣、刘怀文这些人可能还不知道,玉米、番薯、土豆,这抗旱性比较强的作物早就已经传入了中原,最早的引入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
可惜的是,任何一种作物从引入到适应性种植再到大面积推广种植都需要时间,而大明,因为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原因,只来得及小面积推广种植了玉米,没能等到这三种作物大面积推广种植,最终让建奴捡了个大便宜,而推广这些耐旱作物的功劳也都落到了钱聋老狗的头上。
网难上面还有人说后世能吃到烤地瓜是钱聋老狗的功绩。
当然,现在这个功劳要归朱劲松所有了,因为钱聋老狗大面积推广番薯种植是在钱聋四十八年到钱聋五十年之间在莱州府慢慢试行的,而由于朱劲松的存在,钱聋老狗直接缩回了直隶,番薯的推广自然也就跟钱聋老狗没了关系。
现在摆在朱劲松面前的问题是,该怎么样才能让山东和河南的百姓接受番薯并且大量种植这三种作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