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朱皇帝的真正目的(2/5)
只能说利玛窦同学还是图样图森破,被大明的官员们当成脑子有病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既然直接传教不通,那利玛窦同学就换了个玩法——咱们今天不传教哈,先讲讲数学和天文学,就不信你们还不上钩!
结果被利玛窦同学这么一搞,大明还真就有不少人上钩了,一大群人跑去跟着利玛窦学习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
消息传回教廷之后,教廷的那些大佬们可就激动了。
有书籍就能传教?科学竟然成了东方上层知识分子间传教的绝对条件?
为了传教,教廷当即就要求传教士们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程度,并且欧洲大力征求图书,然后在中国译述这些西书,既教庭所称的“图书馆护教运动”。
顾起元称“利玛窦携其国所印书册甚多”,:“除方物外有装演图书七千余部,重复者不入,纤细者不入。书笼见顿香山澳,俾一朝得献明廷,当宁必发仪部及词林,与西来诸儒翻译锥订。”
徐光启曾有“经书万卷,今未得遍译”之说;方豪认为:“除七千部外,全国西士带入者亦必有数千部”。
但是让教廷和推动此事的利玛窦同学没有想到的是,大明的那些读书人都不是什么好鸟儿。
这些人学习数学和天文知识的时候很积极,可是只要利玛窦一说起传教的事儿,这些货就开始打哈哈:啊,行行行,你再说说哥白尼是怎么算的?
简直就跟青楼里面的某些拔鸟无情的客官一个模样。
其中最为无情的,就是利玛窦同学的好基友,徐光启同学。
若是单凭长相,只怕谁都想不到这个松江府来的小赤佬才是最坏的那个:“利教友,侬看我都信了教的,还有个教名保罗,你晓得不啦,所以这希腊来的侬就俺翻译一下哈?”
利玛窦同学当然不同意,寻思着你光让我翻译,你也不说传教的事儿,你这多少有点儿不讲究啊,毕竟这钓鱼还得用鱼饵不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