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京城内外(1/5)
明成祖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开始筹建。历时十五年,直到永乐十九年。终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建成了北京城。但随后的几代帝王中的嘉靖帝朱厚熜,又在此基础上多次修建。
北京城分四重,即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各城有城门阻隔。既‘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
外城乃嘉靖三十二年赠建。城墙长二十八里。城高八米,底宽十二米,顶宽九米。有七门。外城内又分东南西北中五城。设五城兵马司。
内城又称京城、大城。周长四十五里,设九门。城墙高十五米。底厚二十米,顶厚十六米。上有女墙。有城门九座、角楼四座、水门三处,敌台一百七十二座。锥堞垛口一万一千零三十八处。城外更有宽三十至六十米不等的护城河环绕。
皇城长十八里,设有六门。
宫城即紫禁城,城墙周长六里一十六步。南北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
由此可见,北京城除了是天子脚下外,同样也是明朝最为坚固的城池。
经过十余日急行军,‘庆王府’百余万大军抵达大明北京城郊外。
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放眼望去,百万大军铺天盖地。
一个个以千人为单位的步卒方阵缓缓展开。
来去如风的‘骑兵营’策应左右。
令‘庆王府’一路攻无不克的‘火炮营’也开始井然有序的构筑阵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