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穿越古代制化肥(2/5)
这已经是个中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了,如果不是张哥布局布的好,利用大运河的优势把这一片打造成了复合型城市,余杭根本就吃不下这么多人口。
但即便是这样他也远远没有满足,仍然不停的从周围吸收迁徙而来的民众,给出了许多优惠措施进行引流,甚至把手都开始往边境流民的身上伸了。
不过还好,即便是再吃下二十万人这里也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一来是土地还没有开发到极限,再一个就是化肥厂和一些相关的配套企业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毕竟工业剪刀差可不是开玩笑的,余杭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的东西不是别的地方生产仿制不出来,而是成本根本无法控制。
就用最简单的菜刀举例子,一把最普通的菜刀,在这边生产出来的价格是其他地区生产出来价格的五分之一,这还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毛利。但人家即便是卖到了它的五倍,毛利却只有半分之十,纯粹赚一个生活费,可哪怕是如此,产品品质还不如人家五分之一的菜刀更好。
其余的还有纺织品、轻工业品跟加工食品,这些东西都附加有高昂的科技费用,而且是那种想学学不会,会了产不出,产了卖亏本的东西。
而就在张哥筹划化肥厂破土动工的时候,赵祯的寿辰也终于到了。
虽然没有盛大的婚礼,但关键张哥是货真价实娶了他女儿的,哪怕自己要避嫌而不能随意回京,但礼物还是要备上的。
人家嘛,送大玉雕的、送千年人参的、送红珊瑚的、送金丝刺绣的,张哥送了一辆车。
完全手工打造的汽车,虽然并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汽车,但却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工业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全都给镶嵌上去了。
首先就是冲压工艺和铸造工艺,这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就是登峰造极的水平,简单说就是这辆车他能不能防弹不知道,但肯定是能防弓箭的,焦炭专用的燃烧室配合高密封循环锅炉,一箱水加一后备箱焦炭能以时速五十公里跑近六个钟头,足够从临安到余杭跑一个来回。
然后就是里头的配置,这应该算是第一辆轿车了,设置四个座椅全真皮的并且安装有风扇并且配有相当拉风的造型,毕竟是张哥亲自手搓出来的东西,设计感可以说是拉满的,而且因为他设计的蒸汽机组非常先进,隔热设施非常到位,所以即便是坐在里头也感觉不到锅炉传来的热量。
最后就是避震了,因为没有橡胶所以只能使用蒙皮法制作轮胎,车辆的避震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张哥是何等的问题处理专家,他竟生生的打造出了一套堪比拉力赛车的悬挂系统,无论外部怎样颠簸,只要不是那种非常明显的不平整或者坑洼。
而这到现在都还没有超脱可以理解的范畴,毕竟余杭有铁牛的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这上头竟然带有一台留声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