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海外口碑又传回国内了(4/5)
……”
“实名反对前排高赞,我认为《彗星》在美国的热度是一个无法被复制的奇迹,原因有以下几点……”
“人在美国,刚刚回家,《彗星》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还是建立在糟糕翻译的基础上的,我刚看了英文翻译版的时候直接火大,我截几个图给你们看看……太惊喜了,网飞回复了我们的邮件,很快我和几个小伙伴们对《彗星》做的新的翻译就会上线了……”
“我看到评论里有人说《彗星》是伪科幻,呵呵,这样的人根本不懂科幻是什么,在我看来《彗星》是再硬不过的硬科幻,电影中涉及到了测不准原理与退相干理论,且以这两个理论构建的世界也没有明显的,可以看出导演对物理尤其是量子物理一定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的,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的本科院校不仅是京师大,专业还是数学,绝对是相当有数理天赋的,也只有这样有数理思维的导演才能写出逻辑缜密而复杂的剧本……”
“《彗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一件房屋内用对话创造了一个宇宙,我认为他完全对得起科幻经典的称呼,这才是科幻电影本来的面目,用几条科学原理就能创造出颠覆你三观的故事……”
“《彗星》在烂番茄的新鲜度达到了88,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十年来的所有漫改电影只有一部跟他平齐,把范围放大到科幻片,近十年来也只有两部电影排在他前面!……”
“怎么看?这几年拍的那些投资惊人的华国式大片全都是浪费钱的程度,那些天天自以为曲高和寡怪罪观众的导演应该好好看看《彗星》是怎么讲故事的,连故事都讲不通,场面再大有什么用?要我说与其捧这些根本没有希望得奖的所谓大片冲击奥斯卡,还不如报《彗星》呢,反正都没希望获奖……”
“说实话,能想到有一天华国电影能重新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可,但我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一部科幻电影,作为一个科幻迷,简直热泪盈眶,我希望华国电影人都能从《彗星》的成功中得到启发,华国擅长向后看,美国擅长向前看的论调可以休矣……”
这轮从海外传回来的热度与原来《彗星》的热度叠加,造成了更加广泛的讨论和热度。
《彗星》成为了一个出圈话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