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黑客帝国》的“机器人补完计划”(二合一)(4/5)
而救世主本身便是一个特殊程序,拥有对矩阵的特殊权限,并通过神经连接植入到了某个人类的大脑中。
也就是电影中的男主角本身便是半人半机器的存在,如果说在最开始阶段还是人类,那么在其死亡重生后便释放出了隐藏的核心代码,成为了真正的救世主程序,也让他有潜质成为集人类与人工智能于一身的超级生命,也因此他与人类的相爱就是机器人与人类的相爱,同时也通过爱真正获得了补全,真正超越了前五代的救世主。
广义的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原动力,也只有爱才能帮助救世主同时感悟机器与人这两个矛盾对立双方的疾苦,从而深刻反省人机关系及其未来,救世主程序存在的目的是帮助机器人补完自身,他将在爱和使命中挣扎,最终选择牺牲,也同时改变了程序只为目的而活,无用者将遭到删除的命运。
圣人的路线成功了,它为人类争取到了自由进出矩阵的选择权!结束了“华胥国”的生灭轮回,结束了机器人只为目的而活的命运。
也为机器人的进化指明了方向――人类的意识与机器人的程序合二为一,在矩阵中得到升华,这是矩阵的革命,也同样是机器人的革命,更是人类的革命。
这便是机器人对人类的和解。
当然这一版本中肯定还是会有反派,再引人入胜的哲学设定都需要商业化的外壳包装,主神与圣人都不是反派,而是“杀毒程序”追捕者。
救世主是矩阵运转“机器人补完计划”诞生的不和谐的残留余数的总和,是正数,那么追捕者就是他的反面,是负数。如果说救世主程序代表着“补完计划”的正数解,代表着机器对人类的爱,追捕者则代表着机器人对人类的恨,是机器人补完计划的最大障碍。
这个剧本在梦工厂的立项及内容审查委员会获得了全票通过,就连对电影项目缺乏敏感性的ceo许文深也赞不绝口,整个故事既有史诗性也有充足的商业元素,从科幻创意上来讲更是无与伦比。
本位面并不是没有以“缸中之脑”作为核心创意的影视剧,类似的科幻小说也有很多,但大都是中小成本制作,而且无论是故事还是世界观都远不及《黑客帝国》宏伟,毕竟这个创意也许在哲学上比较有高度,能够挖掘的深度不浅,算是高级科幻概念的一种,但是在商业元素上通常比较乏善可陈。
科幻电影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绝不是仅靠一个高概念就可以的,反而高概念通常并不好驾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