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国观众对这种电影没有招架之力(二合一)(2/5)
而且明年的魔都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已经定下了,是管琥。
傅盛这话明里是恭维,暗地里倒像是示威呢。
“我不过是末学后进,能把接力棒安安稳稳交到管导手上就满足了,我看冯导也带着剧组主创来了?人太多,还没来得及跟他聊,是什么电影?”
傅盛脸上笑意一僵:“不是电影,这不是晓岗想换换脑子,想拍一部网剧。”
“哦,那可不得了,冯导上一次拍电视剧还是二十多年前吧?这是好现象,国内电视剧也越来越精品化了。”
冯晓岗自从被曝光阴阳合同惹了一身骚,虽然没有被进一步陷下水,但也低调了好一阵,现在风头差不多已经过去,开始在京影的支持下拍起了电视剧。
虽然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都开始拍电视剧了,但还没有冯晓岗这种级别的大导。
当然这也是给京影挣钱,毕竟跟京影对赌失败,肯定不能闲着。
“现在网剧中除了梦工厂以外确实是有些粗糙,艺术水平也不够高,我们京影也准备学习梦工厂,打造有电影质感的精品网剧,电影艺术家‘下凡’造福的也是观众嘛。
不过只是一部都市剧而已,跟陈董的大手笔肯定不能比,陈董才是敢为天下先啊,五亿的太空科幻巨制,这个魄力别说网民和媒体了,业内谁不佩服啊。”
傅盛说的是前几天梦工厂官宣的国内首部太空科幻剧《死在火星上》。
这个消息也是相当有震撼度的,太空科幻剧一向是大洋彼岸的专利,毕竟这种类型的剧对电影工业制作水准和投资都有极高的要求。
当然现在2020年,华国电影产业现在也初步具备了制作能力,更别说拥有亚洲第一特效工作室的梦工厂了,创意更是梦工厂的强项。
但巨额的投资仍旧是最大的障碍。
国内不是没有投资数亿的剧,撇开水分不提,这些巨额投资可以被更多的集数分摊稀释,实际上平均到单集成本并不高,而且更多的集数也能卖出更多的价格。
且这样的剧通常都是古偶,受众群体相当大。
但科幻题材的剧受众群体就小得多了,即便是堪称现象级的《行尸走肉》、《疑犯追踪》和今年年初的《开端》,播放量跟大热的古偶相比仍旧有差距,可以说制作成本大半都是靠网飞收回的。
如果要拍太空科幻剧,少不了注水增加集数,但这样一来单集成本降低,也达不到好的视效水准,到时候被骂五毛特效,还不如不拍。
而梦工厂官宣的这部国产太空科幻剧,已经确定一共十集,投资五亿,意味着单集成本将会达到5000万人民币。
通常来说,这种单集成本的剧想要收回成本根本是不可能的。
当然美国单集成本过千万美元的剧不少,但人家能在有线电视台播出,像是hbo这样的有线台一年订阅观众超过两三千万,流媒体加电视台订阅费每月十五美元,一个月就是两三亿美元的订阅收入。
再加上比较成熟的其他版权开发,覆盖成本甚至大赚一笔并不难。
如果是像《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的衍生剧,或者漫改电影的衍生剧,更是电影宇宙搭建的一部分,电视剧亏损能带来整个ip的开发的盈利就是值得的。
而在国内,这种太空科幻剧哪怕能上星,卖给电视台,那结果也只能是扑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