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近两年很多大事(4/5)
许佑汐唯一的遗憾,就是于薛敬死都不肯在《商道》书上把自己全名署上,最后没办法,折中取了个叫做“于厂卫”的笔名。
当时抄了张家财产之后,许佑汐让于薛敬把财产‘贪污’下来,并全转到自己名下。为了不造成大多数人失业,除去那些犯了罪蹲大牢的,其余人按照年龄、性格、能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身强力壮的负责开拓海外市场,另一部分负责继续留在江南继续开铺子。
虽说许佑汐经商走的路子和沈家有些相像,都是开拓海外贸易的,但沈家只做达官贵人的生意,许佑汐想的却是如何带动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海外贸易的好处。
经过几番考察,许佑汐和下面人敲定了计划,既然沈家走“丝绸贸易”的路,那么他们就反其道而行之,走“棉布贸易”,特别是南边海对面的那个国度,那里的棉花产量庞大,且非常廉价。
许佑汐底下的人便从海外运来棉花,沿海地方建设专门的工厂,把廉价棉花加工成棉布后,二次对海外的普通百姓出售,从此赚取差价。
除此之外,许佑汐无意中发现,海外的这些国家似乎对乾朝的文化格外仰慕,甚至还会每年专门派人前来学习。
于是,这就带来了新的商机。
书籍。
书籍的印刷成本非常低廉,但是这些书到了海外,往往可以获得好几倍以上的收益。特别是一些有趣的话本,格外受欢迎,其中还包括了那本《商道》。
至于,在扬州救下的那些孤苦伶仃的女孩,许佑汐当时还真没想好怎么安置。为了“养瘦马”,那些人每天会刻意给她们少吃饭,导致其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最后形成所谓的“弱柳扶风”的体态。
没成年的小女孩倒是还好,最可怜的是那些已经成年的但是被养废的,她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不依靠男人就活不下去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