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半圣震惊,此计可平江宁之祸!皇帝震惊!【求月票】(1/5)
伴随着顾锦年之声响起。
众人不由一愣。
他们将目光看去。
而后松了口气。
说实话,现在都怕顾锦年写点东西出来又引来各种异象。
扫了一眼,发现并无异象后,这才松了口气。
要是再来一趟异象,他们就真的没话说了,书都不读直接回家。
原因无他,跟这种天才在一起,压力太大了。
“先生。”
“写完了。”
望着面前的策略文章,顾锦年松了口气。
关于江宁郡的事情,顾锦年早之前就有想法。
江宁郡关键点在什么地方?
粮食呗。
只要有充足的粮食,那么一切就不是问题。
黑蛟已经被压制住了。
意味着外部因素平定,现在重点就是内部因素。
朝廷的粮食运不进去,再加上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想要引起民变,让百姓全部集中去江宁府。
江宁府有足够的存粮,可架不住几百万难民吃喝拉撒。
一但官府存粮没了,各大米行就要开始疯狂涨价。
有钱买米,没钱卖崽,崽都没有那就可以等死了。
当然最有可能发生的是暴乱,到了那个时候,命都活不下去了,只能民变。
官府被迫之下,只能出兵围剿,拿起武器的就是暴徒,一场屠杀将会毫不犹豫展开。
当然顾锦年更加认为的是,以当今圣上的性子,一定会在民变之前,直接封锁所有米行,将这些粮食全部拿出来给灾民。
站在百姓角度上来看,这是一件好事,皇帝做的对,这商是该杀。
可站在王朝的角度来看,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你这样做就是影响王朝公信力,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商人买卖是合理之事。
内部来说,受益者肯定要怒喷大夏王朝行事恶劣,皇帝手段残暴,不为人子。
而这批受益者是谁?既有商贩也有世家,甚至还有朝廷官员。
他们的后代是谁?
读书人。
那接下来会怎么样?一群读书人各种喷你,喷的你怀疑人生。
你不服,想让他们全部闭嘴,详情参考始皇帝。
如若是普通的封建社会那还好说,可这里有仙武的存在,杀儒意味着什么?国运下降,出大问题。
所以你不敢杀,你只能憋着气,被子里面抹眼泪,说啥都是对对对。
于外部而言。
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简直是笑开花,各大王朝的礼部是做什么的?除了基本的儒道礼仪之外,还有什么?外交啊。
那接下来就别怪人家写文章骂你了。
大致内容顾锦年都能猜出来,无非就是瞧瞧大夏王朝,狠不狠?生死存亡之际,商人卖米虽然价格高了一点,可问题是这也是人家商人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
大夏王朝朝廷无能,把人家商人杀了,把米拿出来了。
你们还敢去大夏王朝做生意吗?
你们在大夏王朝做生意的人还不走?
这种文章今天发一份,明天发一份,本身王朝百姓都有优越感和信仰力,随着这几篇文章一发,保证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的百姓开始质疑大夏王朝了。
认为大夏王朝的皇帝没有作为,就知道窝里横,而且出了事就知道杀人。
用现代化来说,这就是国际舆论啊。
你根本顶不住。
要是大夏王朝是第一王朝那还好,大不了挨两句骂就算了。
可问题是大夏王朝不是第一,最绝了的是什么?是永盛大帝得位不正,两大王朝怒斥大夏王朝的理由是什么?
不就是这个吗?
所以,杀商所带来的影响,不比江宁郡民变要小。
但不杀商,面临的就是民变,会死很多人。
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情况,永盛大帝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个是背负天大的骂名,民心溃散。
一个是王朝公信力下降,外加上添加一条罪责,以后谁想要造反,完全可以拿这个来做文章。
前有虎后有狼。
但顾锦年写的这篇策略,刚好可以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粮食。
字还不多,洋洋洒洒也就一千字,可以平定江宁郡之难。
“锦年不愧才华横溢,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便写完策略,老夫佩服啊。”
对于顾锦年的策略,苏文景其实本来一开始是抱有期望的。
毕竟顾锦年这人总是能给大家惊喜。
可一炷香写完,还没有异象,这莫名让苏文景有些失望。
下意识还是认为顾锦年是为了随便应付一下。
不过这也合理。
江宁郡之祸,莫说顾锦年了,饶是他自己也想不出办法,自然也不可能太期望别人。
“先生请看。”
顾锦年将宣纸递了过去。
至于其他人则继续埋头写策。
只要没出异象,他们还有希望。
接过策略。
苏文景面色温和,随后摊开一旁的太子也跟着看了过来。
十分好奇顾锦年写了什么。
只是一眼,一些十分刺眼的字词便映入眼中。
高卖,民贱,银两......
还不等李高仔细苏文景直接转过身来,认真观看这篇文章。
这个行为举止,让李高有些哭笑不得。
他知道苏文景是在防他。
毕竟江宁郡水灾之事,牵扯太多人了,甚至在不少人眼中,自己也有嫌疑。
说到底还是因为太子二字。
只不过李高问心无愧,所以不在乎这些。
而此时此刻。
苏文景却目光逐渐凝重,神色也逐渐严肃起来。
他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
一开始眼中有疑惑,到后面越来越凝重,越来越凝重。
直至最终。
苏文景身子居然颤抖起来了。
是的。
苏文景颤抖起来了。
一旁的李高敏锐发现,苏文景的行为举止,完完全全变了。
最开始,苏文景对顾锦年的策略是有些好奇,紧接着似乎是有什么不妥,所以不让自己观看。
可逐渐的变得凝重严肃,再到现在身子都震颤。
什么东西,能让一位准半圣震颤?
他想不到。
同时内心充满着无穷的好奇。
“咕冬。”
下一刻,苏文景目光呆滞,他愣在原地,一双眼睛死死地看着顾锦年。
是死死地看着顾锦年。
“大才。”
“大才。”
“顾锦年,你当真是大夏天纵之才啊。”
深呼吸一番,苏文景开口,只不过无论他怎么镇定,说起话来还是带着颤意。
“多谢先生夸赞。”
面对苏文景的夸赞,顾锦年有些腼腆一笑。
只是还不等顾锦年开口,苏文景一挥手,声音洪亮无比。
“无需再测。”
“顾锦年当为第一。”
他落下此话,刹那间脚下出现水墨仙鹤,朝着大夏皇宫赶去。
根本没有任何一点其他情绪。
因为他彻底震撼到了。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将这篇策略赶紧送到永盛大帝面前。
赶紧。
因为这篇策略。
可平江宁郡之祸。
苏文景的古怪行为,引得所有人沉默。
李高更是忍不住看向顾锦年,他实在是好奇。
“锦年贤弟,你到底写了什么东西?为何文景先生如此激动?”
李高实实在在是好奇。
堂堂一个准半圣,突然变得这般激动,换谁都觉得有问题啊。
“不知道,或许人老了,看啥都激动吧。”
顾锦年摇了摇头。
苏文景没有告诉李高,自己也不能乱说,毕竟自己的策略,尽可能少点人知道,最好就是三个人知道就行。
多一个都不好。
此时此刻。
大夏皇宫。
永盛大帝看着最新递来的奏章,彻彻底底沉默了。
江宁府真出大问题了,所有难民全部朝着江宁府赶去,彷佛是有预谋一般。
原本按照朝廷的意思,是分化而治,最起码难民不要集中在一起。
可惜的是,他还是低估了难民的恐惧之心,再加上谣言的力量。
探子来报,有人在造谣,告知百姓江宁府乃是郡府之地,粮仓丰厚,其他地方难民如云,即便是去了也没有粮食。
仅是这一句话,所有百姓都朝着江宁府赶去。
倒不是他们真的愚昧,而是没有人敢拿性命去赌。
赌对了还好说。
万一要是赌错了呢?
命都没了。
而且谣言最可怕的是什么?是有理有据。
江宁府是郡府之地。
的确要比其他府物资丰厚,虽路途遥远,可最起码能在死之前走到江宁府,能看到希望。
如果走错了,再想去江宁府,那就彻底不可能了。
这一刻,这位大夏皇帝是彻彻底底没有任何办法了。
因为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杀商,要么镇民。
两条路他都不想选。
可眼下的局势,逼着自己这般去做。
让他实实在在感到心累。
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有个人能够从天而降,给予良策。
谁要是能解决这个祸乱,莫说连升三级,只要底子干净,可以提前培养,未来预定二品尚书。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