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请圣尺,定儒义,以德凝气,怒斥三万读书人!(2/5)
对于孙正楠,他没有太大的恶意,只觉得这种人不明是非,而且倚老卖老。
自己削他大儒儒位,没有任何错误。
他觉得自己性格直来直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看到什么不好直言不讳。
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这般做,秉持公道。
可说句不好听的话,无非就是倚老卖老,如若仗义执言,秉持心中正义,顾锦年还敬他一二。
但在大夏书院之时,这个孙正楠不分是非黑白,见到自己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而且还故意想要羞辱自己。
这是大儒该有的样子吗?
等了三天有怒气?顾锦年出场后,也没有不尊吧?再加上自己与孔家的仇,天下人都知道,不是不给孙正楠面子,而是不给孔家人面子。
孙正楠与孔家一同前来,为了什么事情,孙正楠知道,只不过他表面上不说罢了。
说直白一点,如果顾锦年第一时间就去见了孙正楠等人,其结果无非就是孙正楠好言相劝两句,倘若顾锦年就是不交出圣器,结果一定不会更变。
会认为顾锦年自私自利。
从而抨击。
所以,这种人死了最好。
“顾锦年,你当真是畜生。”
下方读书人怒吼,恨不得要杀了顾锦年。
“孙儒前来拜访你,你置之不理,让孙儒苦等三日,这就算了,就因为言语冲撞一二,你便削孙儒儒位,逼他自尽,你现在还在这里说这种话。”
“你当真不是人啊。”
对方气急败坏,指着顾锦年,手指都在颤抖。
不止是他,数万读书人都气急败坏了,本以为这么多人,顾锦年应当要畏惧一二,却没想到的是,顾锦年不但没有半点畏惧,反而一如既往的嚣张。
这让他们如何不气急败坏。
“逼他自尽?”
“本世子倒要问问,是怎么一个逼法?”
“整件事情,尔等知晓来龙去脉吗?”
“到底发生了何事,尔等又知道吗?”
“说到底,尔等不过就是道听途说,而后自认为是正义之举,想要借助这次机会,抨击本世子,将本世子踩在脚下,以满足尔等内心的虚伪。”
“本世子说错了吗?”
顾锦年望着众人,冰冷发问。
什么都不知道,就来找自己麻烦,这三万多人当中,有九成九都是盲目跟风。
什么伸冤。
什么公正?
一件事情在没有彻底了解之前,有什么资格发表言论?
可以提出疑惑,这个没有关系,但事情没有完全了解,就妄自下定,如若说对了还好,倘若说错了呢?
会出来道歉吗?会明白自己的错误吗?
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句,原来是这样的啊。
要么就是,虽然这件事情我们误会了,可你的的确确有错,而且你完全可以告诉我们,向我们解释清楚不就够了?
抛开事实不谈,难道你顾锦年就没有错?
典型的打拳行为。
“可笑,荒唐。”
“这是你自己认为的。”
“既然世子殿下如此不服气,那就请世子殿下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
“可笑,不管到底发生了何事,孙儒已经死了,你必须要为他的死负责。”
“说的没错,管他顾锦年说什么,孙儒已经死了,就是他顾锦年逼死的,少在这里拿我等说事,现在所说是你的事情,不是我等的事情。”
“我等问心无愧,也只有你这种小人,才会觉得我等心怀不轨。”
声音响起,京都再一次沸腾。
如顾锦年猜想的一般,这群人如同被戳穿心事一般,开始否认,而后将话题重新转移到顾锦年身上。
这很正常,这里面九成九是跟风过来的,当然也有目的,就是想要搞臭自己,让自己跌落泥潭之中,往后成为自己吹嘘的资本。
而其余一部分人群,单纯的就是故意引导这种风气,他们带有目的。
说直接点,就是想要害自己。
背后有人在支持他们,是谁就不清楚了,孔家肯定跑不掉,但也绝对不止孔家这么简单。
听着这些谩骂之声。
一旁的统领都不禁皱眉,三万多人齐齐辱骂,这场面可不是一般的热闹,即便是在辱骂顾锦年,不是辱骂自己,领军统领都觉得很刺耳。
这要换作是自己,估计早就下场砍人了。
“世子殿下,这帮狗东西已经不讲道理了,末将带您回去,剩下的事情,交给末将来办。”
统领开口道,希望顾锦年离开,免得被这些人恶心到。
“无妨。”
顾锦年淡淡开口,他挥了挥手,就站在城口之上,听着这些人的谩骂。
同时也在思索一件事情。
儒道。
是的,顾锦年听着这些谩骂之声,脑海当中不由浮现这个事情。
儒道体系。
儒道体系划分七境。
第一境为读书凝气。
顾名思义,便是通过读书,明悟道理,然后凝聚才气。
玲珑圣尺的作用,就是重新定义儒道境界。
顾锦年之前想过,直接改变第一境,不是凝聚才气那么简单,而是凝聚浩然正气。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这难度太高了。
第一境界就凝聚出浩然正气,过程很难。
无疑是打击读书人的自信,并且让儒道陷入一个两难之策,毕竟有时候很多东西就是靠量变产生质变,所以第一阶段,不应当这么苛刻。
而现在,顾锦年也不会因为这些人的谩骂,从而提高儒道第一境的难度。
但他要定义。
真正的定义儒道。
骂声彼此起伏,三万多人,你一句我一句,足足骂了半个时辰。
而顾锦年也听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
众人有些口干舌燥,百姓们听的也有些麻木不已,硬生生骂了三个时辰,多多少少有些过分了。
“顾锦年,你为何不说话?”
“你怕了吗?还是心虚了?”
“沉默不语,是不是觉得我等都说对了?你哑口无言?”
声音响起,充满着冷意。
可顾锦年没有理会这些声音,而是抬起手来,当下文府在他身后出现,星辰环绕,五辆玉辇如同天子坐骑,率领千军万马而出。
顾锦年的文府异象,惹来不少人的惊叹。
然而有人却指着顾锦年,怒声如雷。
“顾锦年,你是否也想要削我等才气?”
“我等无惧,诸位兄台们,我们倒要看看,这顾锦年敢不敢将我等的才气削光。”
“我等三万读书人,就不信你一个人削的完。”
“说的没错,你妄想用这一招来吓唬我等。”
他们大吼,有一些声音藏在暗中,让大家站在前面,而其却躲藏起来。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这效果起到作用,毕竟顾锦年的才气终究是有限。
而他们三万人的才气加在一起,绝对不是顾锦年能削除干净的。
只是,顾锦年也没打算削他们的才气,一来的确不够,二来这些人也不配。
“吾顾锦年。”
“今日,请圣尺显世。”
“定义儒道第一境。”
北城门上,顾锦年负手而立,他望着众读书人,如此开口。
此言一出,确实引得众人惊愕。
“定义儒道第一境?这是何意?”
“他在说什么胡话?”
“我怎么听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顾锦年这又要做什么?”
大部分不解,他们只是听说过玲珑圣尺,也仅仅只是知晓玲珑圣尺的基本作用,可以削人才气,对于玲珑圣尺真正的作用,他们不是很清楚。
可有一部分人脸色却瞬间变得难看无比。
“他是要重新修改儒道第一境的标准,想要从根本上打压我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