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朝廷西幸,对峙的荆南(3/5)
首先是北地诸侯并起,郡守州牧,乃至将军,都互相争夺地盘。
朝廷不仅不站在公平的角度判责,反而完全偏向实力强盛的一方,礼崩乐坏。
比如泰山郡大饥,有乱兵抢夺百姓粮食。
泰山郡守查证后指责手镇守将军纵兵作乱,名兵实匪,这一状就告到了御前。
但朝廷却斥责泰山郡守不能安民,没有及时上缴赋税,对镇守将军好言安抚,甚至赐银千两。
如此明晃晃的告诉你,有兵才是王道,天下哪有不大乱之理。
荆州的局势也因朝廷的各项举措更加混乱,州牧姬允对于荆南完全失去掌控,甚至荆北南阳郡也有些听调不听宣。
堂堂一州州牧能直接掌控的地方,居然只有南郡江夏郡两郡之地。
荆南有多混乱呢,简单的说就是各县各郡都互相看不对眼,谁也没资格命令谁。
彭庆不用说,全占桂阳郡,现在已经攻占湘郡大半,和湘郡太守处于僵持中。
永山郡则是被一分为二,郡丞赵闫父子占据郡城及以南城池。
新任郡尉吕高驰以替郡守报仇,讨伐叛逆为名义,占领郡城以北,并控制了永山郡和郎陵郡之间最重要的通道,定南关。
郎陵郡守田奉也是有拥兵自重之意,本来他就想割据一方,但被不知道哪跑出来的团练使李隆给制住了。
在无伤占据沅南之后,李隆还沿沅水而上,占据了迁陵县和酉阳县,一跃而为四县的最高领导人。
如此郎陵郡沅水以南四县全握在了李隆手中,剩下沅水以北的郎陵、零阳、永顺三县则是控制在田奉手中。
四县对三县,看起来是李隆占据了优势,但具体实力对比肯定不能这么看。
因为迁陵和酉阳两县太过偏远,位于郎陵山脉附近,官府的实际控制范围只有一座县城,在当地的影响力还不如当地某些和獠人交好的大户。
两县控制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人,潜力极小,在没有花大力气治理之前,可以说给李隆带来不了任何支持。
所以李隆连当地的县令都没更换,完全保留原有的领导班子,只是每县派驻了一个团练使从事外加一个商队。
这团练使从事就是李隆的代表,负责监督当地施行的政令是否与团练使衙门一致。
而商队也确确实实是做生意的商队,不过里面多了一些精干人手,名曰负责护卫商队。
商队主要就是和獠人做生意,有专门负责沟通的人员,他们就是第一批投靠李隆的各家族次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