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阴世福地,魂兮归来(2/5)
还有连续攻伐两郡之地,军卒也需要修整,疲惫之师过江难以打出一统胜势。
打就要打堂堂正正的以势压人,在没有夏粮秋粮补充之前,李隆准备先稳固内政。
南方荆州是这样一个情况,扬州和益州也好不到哪去,起码没有哪位雄主短时间能一统本州。
扬州佛教势力强大,目前已经扶持了数个小国,其中越国钱叙信奉佛法为佛教所重,其所立天柱和吴国不相上下。
江南之地可不全是佛土,吴国徐闻就是靠自己拼杀出来的强人,其王者天命在身并没有被佛教压制。
吴越两国互相敌视,谁也奈何不了谁,其余夹缝之间的小国就在这种平衡中艰难求存,各奉吴越为宗主国。
再有益州,益州因为宗室州牧姬鄢的存在,国家很少,大部分还是名义上的大虞国土。
目前只有益州南部有几个蕃人之国,早先大虞巅峰时,益州南部也不算安分,现在大虞分裂他们突然冒出来独立也不足为奇。
但这些蕃人之国显然是没资格立天柱的,除了国人好勇善斗之外,国力衰微不堪。
也就是说如今益州没有真正的国家,南益为蕃人之国,东益听调不听宣,姬鄢只控制益中几郡。
当然整个益州,地方虽大,核心精华之地也就是益中,锦官城所在天府平原,生活了益州超过一半的人口。
益州无主,国富却无锐器阻挡外敌窥视,李隆将其定为下一个目标再合适不过,姬鄢守成之主不是一个很难的对手。
只是李隆能看到这点,距离益州更近的应鸿羽更能看到。
有千里金城的秦地为根基,再拿下富饶产量的益州,那秦国统一天下之势成矣。
不过秦国的外部环境没有楚国这么好,李隆下一步只要解决党奉就能走水路下益州。
但应鸿羽先要牢牢掌控住沙甘二州,作为抵挡戎国的屏障,如果戎国挡不住蛮荒的妖鬼,那他秦国还要考虑到这点。
这些就算了,分兵合理还是能抽出手南下益州,但益州和秦国之间却有一个国家,梁国。
梁国的地盘大概就是原来益州的汉中郡,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是一个盆地,要下益州必须先下梁国。
当初应鸿羽携朝廷迁都镐京后,日渐跋扈,先太后及一众宗室意识到这点,就想摆脱应鸿羽的控制。
而距离最近,又适合当守成基业的姬鄢刚好在益州做州牧,先太后就私下联系姬鄢准备迎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