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地未下,先言治蜀(4/5)
乡治官吏已可使他安心,毕竟张平了解过楚国官职体系,哪怕是乡官也有拜相入阁的可能。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被简拔至参谋院任九品参谋,享受入品官员的俸禄。
如今国君更是将他的参谋之位连拔两品,还加了一个所有参谋都羡慕的散职,御书房行走。
张平此时心绪复杂,对李隆的知遇之恩难以溢于言表,但他知道接下来要低调了。
周围那羡慕嫉妒的目光,不知道有多少怀有好意,又有多少盯住了他。
御书房行走,可以随侍国君办公的御书房内,只有少数衙门才知道这个职位。
自设立以来,凡事担任过御书房行走的人,无不下放成了地方县令以上的官员,这是入阁拜相的捷径!
不遭人妒是庸才,可张平被命运磨了三十多年,已然懂得很多东西,接下来的讨论他甚少说话。
李隆下令参谋们接着说治蜀。
“速平之策的好处便是快,我们的军队打到哪,哪里便能成为楚地,只是隐患太多。”
“还是缓治之策好,既能掠夺大量蜀地豪强的钱粮作为补充,又能真正掌控蜀地,大乱之后方有大治!”
“可速平之策最多只要半年一年,而缓治之策起码会使蜀地动荡超过三年,天下局势讯息万变,能等我们楚国这么久吗?”
能当参谋的没有庸人,他们各自发表见解,都有理有据。
然而任凭他们讨论的治蜀内容都是张平引出,张平也只是在旁微笑,并不插话。
旁边房间,比随行参谋院所在更大更为宽阔,里面来来往往的都是军将,肃杀之气弥漫。
张定安坐在房间正中的案桌前,正在埋头书写回信军令,江关已破,前锋正向奉节突袭,他要叮嘱李虎一二。
早先可能李虎对他这个军中主帅还有不服,经过这么多场战事后,就连李虎也会严格遵循张定安的军令。
旁边参谋院的讨论声,已然传到了他这中军统帅部,张定安微微一笑并没有抬头。
蜀地未下,已言治蜀,我们这位国君可是气吞万里如虎。
……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