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处处烽烟,毒儒阳谋(1/5)
,我来此界开神道
吴王下令即刻处死在舒县的唐英哲家人,谁料全家离奇失踪,其实这是被楚军提前渗透的暗探给救走了,当然这也是唐英哲投降的条件。
随后,唐英哲充当劝降先锋,楚军在庐江郡一路势如破竹,仅仅半月就拿下了整个庐江东部。
楚军水师也是跟着陆上大军的进度,护佑长江粮道通畅,时不时派精锐上岸,骚扰吴国腹地。
这让长江两岸的吴国各郡县无不戒严,民生经济受到了极大影响,处处告急,处处有楚军窥伺,导致吴国中枢根本弄不清楚军的虚实。
依靠长江而立国,却打崩了制霸长江的水师,这就导致吴军主场作战却没有主动权。
楚国水师获得吴国水师被俘获的战船后,实力大增,甚至在李隆的指示下,派出一支舰队顺流东下直驱金陵。
这下可把吴国君臣吓得不清,本来好不容易收拢的二十万大军,也不敢再派往庐江郡和楚军决死一战了,而是陈兵金陵城外,防备楚军直接从京畿登陆。
楚军水师整编,不用修理立即就能上战场的家底如下,共有楼船十八艘,主力斗舰一百五十三艘,艨艟游艇等小舰二百七十艘,合各类战船四百余艘,水卒精兵三万五千人。
这船和人是越打越多,能作出的战略选择也越多,李隆趁此机会对水师改制。
水师分割为三支舰队,升水师都督鲍元思为水师提督,战时负责指挥三支舰队,平时亲领第一舰队。
第一舰队下辖水卒两万人,楼船九艘,斗舰八十一艘,各类小舰一百二十艘。
目前协同岸上楚军主力作战,负责控扼长江水道安全,攻打各支流附近的城市,如桐城、枞阳就是水师立功。
第二舰队由邹良材任都督,下辖水卒一万人,楼船七艘,主力斗舰七十艘,各类小舰一百艘。
他们目前就负责骚扰吴国腹地,当然最重要的任务是直下金陵,威慑吴国,使其不敢轻动。
如果有机会,也可视情况攻打,为此李隆还特地额外配置了一万精兵,有机会就上岸打一打,没机会就停在金陵城外的江面上不走了。
第三舰队就是捡的两支作战舰队的边角料,现在只有五千人,楼船两艘,斗舰和各类小舰加起来也才数十艘。
不过还有很多舰船受损,只要修好了就能补充进这支舰队,日后新造成的舰船也会优先由第三舰队挑选。
眼下第三舰队的任务,就是往返吴楚两地,把楚国的后续兵马和后备官员运来,二十万人可能打吴国够了,但拿不下整个扬州。
十一月初,楚国水师第二舰队出现在金陵城外,一时江南水乡处处烽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