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圣君之名,先南后北(4/5)
“给孤传旨,叫陵阳侯去犒军,告诉将士们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劳。”徐闻想了想朗声道。
旁边伺候的近侍连忙领旨,下面的老尚书也是心中欣慰,大王是在释放信号。
徐闻年近五旬,有十来个儿子,其中不乏出众优秀的,而陵阳侯这个嫡长子只是中庸之资,所以徐闻有时更喜欢其他小儿子。
现在让陵阳侯去接触军将,显然是徐闻真把他当储君培养,嫡长传国,吴国之幸。
兵部尚书刚想恭维几句徐闻,结果不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没有侍从敢阻拦,他心中涌出一股不妙的感觉。
只有加急军报,才不会有宫中侍从阻拦,这是徐闻定的规矩。
“前线军报,十万火急!”声嘶力竭的声音响起,殿内顿时有些骚动。
一个风尘仆仆,身上还有些血污的将士冲进大殿,马上跪地说道:“舒城断粮,大将军徐安国率军突围,于巢湖中伏,大败,只余三万人逃到九江地界。”
“去,把详细战报拿给我,快去!”徐闻不敢相信,对着旁边的太监怒吼道。
信使一共带了两封信,一封是徐安国的,一封是庐江郡守濮沽的。
徐闻越看脸色越难看,双手都有些颤抖,怎么会有如此惨败?!
噗,终于这些日子劳心费力的徐闻没撑住,一口气血喷出,倒在王座之上。
……
而这时的李隆,正带着人到舒城中新改建的城隍庙拜祭,这一场大胜,真要多亏有详细的扬州水系情报。
早在蜀地尚未平定之时,李隆不止一次和心腹手下商讨过未来大略,毕竟跨有荆益的战略只是争夺天下的第一步。
楚国拿下巴蜀天府作为大后方,荆州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用武之地,东南北三方都能扩张。
当然,其实就是先南还是先北的一个抉择问题。
先南后北战略,既是先统一南方荆、益、扬三内州,以及视情况占据交州、升州等外州,最后举南方之力北伐。
这样就贯彻了最开始的大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是稳妥不过。
试看眼下的南方,还有哪一国比占据两州的楚国强,楚国一统南方的大势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而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