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俄奥边境预演(1/5)
第四、第五军团三万八千多于12月27日,跨越比萨拉比亚边境地区进入瓦拉几亚公国。
或许是因为俄罗斯军队这几十年来经常进出摩尔达维亚公国的原因,居住在摩尔达维亚公国的摩尔达维亚人,以及统治者摩尔达维亚大公并没有选择抵抗,而是放任戈尔恰科夫的军队进入摩尔达维亚公国,甚至有许多摩尔达维亚商人自愿跟随在俄罗斯帝国军队的身边为俄罗斯帝国军队外包服务,包括且不限于贩卖兑水的葡萄酒、发霉的黑面包、为一部分随军的士兵一些生理方面都无数。
像这样的随军商人在罗马帝国时期都已经是屡见不鲜,在19世纪初期更是在拿破仑皇帝的手中攀上了另一个高峰。
想当初第一帝国出兵打仗的时候,军队中的德意志商人、法兰西商人、意大利商人更是多的数不胜数,随军商人体系极大缓解了军队的运输问题,使得军队的后勤有了安全保障。
伴随着铁路的发明与修建,运输成本也逐渐的下降,一个车厢所能够运输的物资完全可以碾压几十名随军商人,统一采购的价格同样也比随军商人肆意规定的价格更便宜。
随军商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正在逐渐地走向消亡。
当然了,这样的消亡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变。
现阶段除了热罗姆.波拿巴与奥地利两个国家大规模修建铁路并用于军事之外,剩下的国家的大都对铁路没有放在上心。
特别是像不列颠王国那样被铁路泡沫正面击中的国家,更是畏惧铁路再一次变为铁路热从而影响到不列颠王国的经济问题。
热罗姆.波拿巴本人以其超越了这个世界将近200年的眼界指导军队与经济走向胜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像热罗姆.波拿巴这样的机会。
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军人认为热罗姆.波拿巴就是在瞎胡搞。
话又说回来,装备正处于拿破仑战争,而战斗力弱于拿破仑战争的俄罗斯帝国依旧使用使用着拿破仑时期的战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