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如何用药成两难(1/5)
陈锦松诊治了一番,心中有了计较,退后几步拱手说道:
“回娘娘,官家泄泻稀薄多水,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濡缓,这是典型的寒湿证表现。”
“陈太医,这些老身听不懂,我只想知道官家有无大碍?如何治疗?”
“回娘娘,官家目前无大碍,本来寒温证用不换金正气散治疗最好,可是官家又有发热症状,去寒要用热,这方子对发烧不利,所以臣还需要再细细研究一下。”
这话是这么理解的:
中医理论,水泻就是寒湿,那就用相对温热的方子。可是温热的方子,对于发烧又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相当于是火上浇油。
可是如果单单只治疗发热,那必定是用到寒性凉性的药物,这就如同雪上加霜,会加重腹泻的症状。
所以这怎么用药就两难了,
有没有一种方子,又可以去寒湿,又能降燥热?
可惜天下哪有这种好事?至少中医是做不到一张方子同时治疗两种症候。
那么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哪种症状更危险,先治疗哪一种,到时再回过头来治疗另一种症状,但这样风险就大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