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江阴(4/5)
江南水乡,交通便利,信息通畅。
这些乡耆既是士宦名门,也往往是地方豪强地主,甚至还兼营工商,个个信息都还是比较通畅的,甚至每个家里现在都还有一支乡勇队伍,这是在北京沦陷后江阴暴动后乡绅们招募组建的,到现在都没解散,不少大户家的队伍甚至还很精悍,装备也很好。
一群乡绅们在县衙里聊了半天,最后都觉得如今明军北伐形势大好,不说打回北京,起码恢复江南是有望的。他们这些人都是本地名望,平时也是享受着大明朝给他们的各种特权,可现在清朝小小一个知县,却如此蔑视他们。
“秘密派人南下拜鲁监国,并请沈总督、王巡抚,还有朱提督等发兵来援,我们各家出兵出饷,召集城中百姓,共守江阴,以待援兵!”
何茂在众人中威望最高,最后一锤定音。
于是议定,各自回家。
第二天一早。
各家子弟百余便走上江阴街头,秀才许用聚众高呼,“头可断,发不可剃也!”
应者云集,无数江阴百姓汇聚,都高呼头可断,发不可剃。
方亨在县衙中闻的外面喧哗,询问,得知是因剃发令一事喧哗,便不满的道,“真是不知死活。”
他叫来县中书吏,让他抄录剃发令,张贴城中各处。
书吏提笔抄写,抄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时候,再抄不下去了,气的把笔摔在地上,怒撕布告,“死则死尔!”
说罢,踹翻书桌,甩袖出衙,不干了。
方亨听到,气的喝令家丁把书吏拿下,“给本老爷杖责四十!”
典史陈明遇等赶紧上前拦住,好言劝说,让方亨手下留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