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王泽墓(2/5)
其中江陵府坐镇的时日最多。
时至今日,韦扶风的对手,大半交集于金州治下,宣武军,淮南军,鄂岳军,忠义军,凤翔军,潼关军,镇南军。
......
即将抵达成都的韦扶风,途中接到一则大唐朝廷的信息,大唐昭宗皇帝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改元,乾宁五年(898)为光化元年。
韦扶风看了只能无语,都成了傀儡,还想方设法的刷存在,应当是韩建的用意。
韦扶风对于韩建也是无语,大肆杀戮宗室诸王,剩一个孤家寡人的皇帝,挟天子变的宛如儿戏。
韦扶风已然决定,若是宣武军或淮南军进犯开战,他给予朝廷的贡赋也就终止,没有必要傻子一般的让韩建长久获利。
韦扶风抵达成都,巡视军政,屯田,延请豪强地主,名望之士聚一聚。
韦扶风宣传推行文教的重要性,请地主们给予支持,允许佃农孩子入学,若能出一些秀才贡生,也是地主们的荣光。
事实上,文教推行的最大阻碍就是地主。
一是地主需要人力种地使唤。
二是私心作祟,没人愿意穷苦孩子出人头地,读书是地主富户的特权。
韦扶风提出了文德碑激励,县治立一块文德碑。
凡是出身普通的秀才贡生,都会名列碑上,名字后面刻上蒙师名字和家族。
蒙师就是地主富户,给予了读书的资助恩德。
蒙师大门能够依照规制装裱,门楼上铺上官府赐给的文德瓦,一个秀才一块文德瓦,一个贡生十块文德瓦。
文德瓦越多,文德底蕴越厚重,
这一激励举措,顿时让一些地主富户动心。
古人最讲究光耀门楣,另外蒙师关系刻上文德碑,不仅荣耀,也表示了官场人脉。
经历了战乱的巴蜀,人心思安,虽然战乱余悸犹存,但太平日子渡过经年,人吃饱喝足,自然有了更高的娱乐想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